市食用菌工作站收集的其中4种野生食用菌。何秀丽 摄
记者昨日从乳山市食用菌工作站获悉,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之一,该站正着手建立内容详尽的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力图将乳山地域范围内的野生食用菌“一网收尽”。
昨日,记者来到市食用菌工作站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将一株株颜色各异、形态多种多样的野生菌制成标本。色泽艳丽的红胭脂、酷似鸡蛋黄的鸡油菌……多种多样的野生食用菌让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据市食用菌工作站负责人介绍,乳山市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丰富,其中不乏具有很好经济价值的食用和药用菌资源,收集和保存这些种质资源,既是对大自然生物种源的保护,又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由于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防癌、抗癌、防止多种疾病的功能,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在野生食用菌采摘的旺季,经常有村民在深山里寻找野生食用菌,这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野生食用菌采摘季下来,有村民可收入千余元。
为摸清乳山市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家底”,市食用菌工作站启动了乳山地区首次大规模的食用菌资源调查。自6月起,该站工作人员陆续赶往下初镇、大孤山镇等地开展野生食用菌调查工作,摸清野生食用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截至目前,已收集包括鸡油菌、黄鸡腿等在内的17种野生食用菌种类。
据了解,通过清查,乳山市将建立起野生菌种质资源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具有良好经济价值的菌种进行繁育,使乳山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这样既可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而且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地方食用菌知名度,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关新闻
鸡油菌菌种已成功分离
在调查出的17类野生食用菌种类中,可食药兼用的野生稀有菇品———鸡油菌尤为引人注目。目前,市食用菌工作站正在对野生鸡油菌进行引种驯化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已从鸡油菌子实体中成功分离出鸡油菌菌种,正在对其进行纯化。
据市食用菌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鸡油菌香味独特,脆嫩可口,营养丰富,有极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名列全球六大著名菌根食用菌之一。目前,鸡油菌尚处于人工驯化栽培试验阶段,还无人工生产栽培,商品只能来自野生资源,因而鸡油菌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量极不平衡。由于生态环境的逐步变迁和恶化,鸡油菌野生资源正面临着很大的生态压力,逐步成为稀缺菌种。鉴于鸡油菌作为重要药食兼用真菌以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鸡油菌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迫在眉睫。
根据农业局工作人员对乳山市物候期多年观察结果和当地居民反映,野生鸡油菌多在7至9月份高温季节雨后长出子实体,北部山区尤其是下初镇柞树下较多,所产鸡油菌个大,颜色鲜亮,质量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市食用菌工作站自2013年春成立以来,查阅了大量鸡油菌文献研究资料,并到下初镇野生鸡油菌产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制定了野生鸡油菌驯化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实施方案。7月上旬,在野生鸡油菌发生季节,到其发生地调查研究野生鸡油菌的生态学特性,了解鸡油菌子实体发生与气候、植被、土壤的关系。采集鸡油菌子实体,已从中成功分离出鸡油菌菌种,正在对其进行纯化。下一步将对分离纯化的鸡油菌菌种进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鸡油菌人工栽培管理技术,致力于打造乳山特色的食用菌品牌。
(原标题:乳山将建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库 一菌种成功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