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长宁县工商局通过走访发现,全县长裙竹荪产业规模大,但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不强,市场上的长裙竹荪绝大部分是散装销售。没有品牌,产品附加值就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状,长宁县工商局启动了“竹荪行业创品牌工程”,通过召开行业座谈会、深入企业现场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动竹荪行业品牌创建及商标保护。
“2011年注册仙隅洞商标后,长裙竹荪生产经营效益提高三、四成,让农户尝到了甜头,现在种植规模是逐年扩大”长宁县长裙竹荪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宁告诉笔者。据了解,2010年长裙竹荪开发专业合作社长裙竹荪栽种面积仅有3000亩,而到2012年,也就是仙隅洞商标成功注册后的第2年,已经达到了6000多亩,这就是一枚小小的商标给长裙竹荪带来的蜕变。除了仙隅洞商标,长宁县工商局还培育了竹蕾、竹圣公等十余个注册商标,有的已经成为了业内响当当的品牌。
光有商标还不够,各自为战始终只能算小打小闹,如何提高长裙竹荪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做大发展文章必须破解的课题,为此长宁县工商局又动起了新的脑筋。2012年,长宁县工商局向县委政府呈报了“长宁竹海长裙竹荪”品牌打造计划,受到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长宁县政府委托四川省农科院完成了《中国长宁竹荪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万顷竹林竹海、万亩生态竹荪”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中国长裙竹荪之乡”、“西部绿色长裙竹荪生产基地”的发展战略。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长宁县工商局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帮助长裙竹荪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将分散的力量聚合起来,共同做大做强。在长宁县工商局的指导下,如今工商总局已经正式受理“中国·长宁竹海长裙竹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这意味着长裙竹荪这样一位“菌中皇后”离展翅高飞那天已经不远了。“长宁竹海长裙竹荪已经颇有名气,外地很多商家都慕名而来,希望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今年我们和农户的收入还能增加30%以上”长宁县竹海山宝食用菌开发专业合作社秘书长张蛭钧高兴地告诉笔者。
据了解,目前长宁县长裙竹荪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亩,产值近3亿元,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朵“奇菌”。(原标题:助农增收的“奇菌”——长宁工商实施“长裙竹荪”品牌战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