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业链不断拉长,合作社开始从食用菌种植向食用菌深加工等多方向发展。“除了需要食用菌种植人才,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也很缺,仅市场部今年至少需要10名大学生。”惠荣菌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福喜说。
今年,合作社又招聘了10名大学生。专业涉及农业、电子商务、营销等,并且首次招聘到一名硕士研究生。但是对于具体能留下多少人,冯涛并没有信心。“要能在农村留住,首先要能吃苦。现在很多大学生只想享受成果,而不愿意在创业阶段付出。如果真在农村干好了,收入一点也不比在城市上班低。”
今年29岁的熊伟伟2006年大学毕业,先后在上海、福建等地换了好几份工作,2008年底被招聘到惠德农产品有限公司,从事金针菇生产的相关技术工作。在技术上,熊伟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很快,经过他的改进,菌包污染率大大下降,每个菌包产菇量也由初期的0.65斤提到现在的0.8斤以上。2009年他被认命为公司技术总监后,全面负责公司和合作社的技术工作。
成为技术总监后,熊伟伟分得公司股份,每年都享受公司分红,现在他的收入与公司副总相同,比刚入职时增长了5倍。2011年,他结婚时,公司给他分配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住房。去年,还被评为高密市“十大杰出青年”。
任福喜说,只要是想留下、想干事的大学生,公司和合作社都会尽量提供好的待遇。“公司现在有几套住房,专门为大学生留着。只要有真本事并且愿意留下来,结婚前都能分上房子。同时,缴纳的各种社保也比最低标准要高,这是很多城里公司做不到的。”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合作社发展,今年,冯涛准备联合当地相关部门,推出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包括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特色产品种植等方案供大学生选择。“合作社有种植基地、有产品,也能提供启动资金,只要他们有想法、有智慧,放手去尝试就行。最后亏损了公司和合作社给兜底,可以说是零风险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