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棚到工业化库房生产是人金坛食用菌行业悄然兴起的生产方式,尽管每栋库房的造价很高,达到100多万元,但潜力较大,一年四季不受高温、严寒的侵扰,可以保持15~20度的衡温,季季有菇出售,而且产量、价值均有保证。该企业负责人郑尊富介绍,采用空调控温,可以使每平方尺的产值达到170元左右,比常规种植增收20%,不仅如此,可增加两季菇生产。仅夏菇,每亩的产值就可以达到54万元,除去成本,净利润至少在30万元以上,如果技术到家,每亩四季菇的纯收入在100多万元,当年可收回全部投资。为了推广这一技术,该企业投入近300万元购买了堆料自动化设备,用小麦秸杆加工蘑菇用料,让菇农从露天人工堆料的热浪和严寒中解脱出来,使工业化生产为菇农降耗增效,也彻底缓解劳动用工上的困难。目前,我市已有空调蘑菇房16万平方尺,明年将发展到40万平方尺。届时,我市市场的反季节蘑菇将不再依赖外调,可以自给自足,还可深加工。我市高效园艺科技入户专家袁留照是蘑菇栽培的智深专家,有几十年的种植指导经验,他对这一新生事物表现极大的热情和赞赏,认为这一方式前景广阔。
今年的连续高温让人热得透不过气来。然而,金坛银湖食用菌有限公司的1万多平米的夏菇库房今年全部安装了空调,以保持适当的温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