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横县:食用菌扮靓新农村 “朝南模式”走出致富路


    【发布日期】:2013-08-13  【来源】:易菇网  【作者】: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易祚平
    【核心提示】:目前全村发展蔬菜大棚180亩,露地栽培的叶菜、芋头基地各200亩,还建起了一家有机肥加工厂。蘑菇基地的发展还带动了蔬菜基地和原料收购运输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食用菌为产业支撑建设新农村的“朝南模式”。
     
    食用菌专家在朝南村蘑菇种植基地参观


    参观村民用菌糠种植的蔬菜基地


    边参观边听取朝南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8月9日,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技术交流与广西食用菌产业成果展览交易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当天下午组委会组织约300名参会代到南宁市食用菌生产基地——横县万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实地参观。远远地,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映入记者眼帘:橘黄色外墙的小洋楼一幢幢分布有序、干净整洁的道路铺设至楼前、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楼房远处有造型别致的凉亭,凉亭旁有清澈的湖水环绕……乍一看,还以为来到了城市的高档别墅区,经带队负责人介绍才知道,这是横县云表镇朝南村,也是参会代表参观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所在地。
      参观过程中,基地负责人为参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基地有关情况,带领参会代表参观了基地温控菇房,还特地将参会代表带领至因基地产业发展而大变样的“新农村”——朝南村进行了参观。
      朝南村位于横县云表镇云表社区,全村有1个村民小组、105户、458人,有耕地1856亩,其中水田460亩,旱地1396亩。2009年以前,朝南人以种植传统水稻、桑蚕、茉莉花、甘蔗和蘑菇为主,人均年收入只有六千多元。2010年4月,朝南村通过进行全村耕地流转,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横县新时代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引进广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在流转的土地上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从此朝南人走上了农村经济发展快车道。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2010年达到8500元,2011年达到了10000元,2012年达到12000元。
      据介绍,截至目前,朝南村已建成单造栽培面积4.2万平方米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和辐射全县的隧道发酵菌料场,基地共雇用工人250名,其中朝南村民105人,工人人均月工资收入2000多元,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望。此外,基地还积反哺朝南村民,免费提供菌糠给村民发展种植业生产,目前全村发展蔬菜大棚180亩,露地栽培的叶菜、芋头基地各200亩,还建起了一家有机肥加工厂。蘑菇基地的发展还带动了蔬菜基地和原料收购运输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食用菌为产业支撑建设新农村的“朝南模式”。
      如今,经济富裕后的朝南村村民陆续购买了小汽车、部分村民办起了休闲农业旅游。群众还自筹资金80多万,无偿投工投劳,建成了村内的人饮工程、主道巷道石化和路灯安装、绿化,建成了办公楼、休闲广、戏台、宣传专栏、篮球场、公厕、排污沟等,另外还筹资约500万开展住房立面装修、推倒重建、加层建设和修建琉璃瓦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环境干净整洁。
      当地村民自豪地告诉记者,“朝南模式”不仅让朝南人走上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同时让农民返乡务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迎刃而解。从2011年开始,朝南村从集体收益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发放老人生活补助金,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60元,其中80岁以上的每人每月发80元,实现老有所养。村里还成立了篮球队、文艺队,经常开展文体活动,村民的享受物质生活改变的同时,也不忘丰富精神生活,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参观后,与会代表对朝南村因发展现代农业带来的变化惊叹不已。为感谢参会代表,朝南村村民特地准备了甜玉米、龙眼、香蕉等当地自产特色食品供大家品尝,让与会代表一同分享他们致富的喜悦。
     
    关键词: 食用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