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长势良好
在泗村店镇前屯村村东一块地里,整齐摆放着一个个圆柱形的“墩儿”,走近看,这些“墩儿”实际上是一个个食用菌袋,每个菌袋上都长满了肥厚的木耳,大片的像猪耳朵,小片的像猫耳朵,十分诱人。据正在采摘的工人介绍,这是该村今年新引进的东北“天伊”黑木耳,口感好、产量高,适合农村家庭发展庭院经济。
黑木耳是一种大众化消费的菌类,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盛产于东北地区。近年来市场需求和价格不断上升,发展前景广阔。前屯村两委班子通过多次去木耳主产区考察、学习,并与东北的食用菌栽培专家联系,研究食用菌在本地的栽培和培养,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引进了木耳的种植技术,并把它作为村里发展庭院经济的新品种。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靳发介绍,种木耳和种传统农作物不太一样,对技术要求高,从育菌、养菌到消毒,没有一定的种植经验是种不好的,所以最初并没有多少村民敢于尝试种植。但在村里的支持下,不少农户已经开始种植并有了收益。靳发说,东北黑木耳先后三期菌种培养的温度都要严格控制,一般室温要保证在26度左右。一级菌种在菌管里培养,90天后在菌罐里进行二级培养,50天后紧接着进入菌袋进行三级菌种培养,再经过40至50天,便可将长满菌丝的菌袋扎眼后移入地里平地摆放,也可将菌袋重叠摆放搞立体化栽培,菌袋可以放在自家庭院,这样将有限的庭院充分利用,既节省土地和工时,又能增加效益。菌袋放置好后还要进行遮阳处理,每天均匀喷水两到三次。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木耳采摘了。
木耳生长周期短,可反复采摘,一周采摘一次,最多可摘六到七次。据了解,前屯村引进的黑木耳,除去先期的投入,一亩地最终的效益大概在八千到一万元,春秋两季就是两万元,比种其他农作物收入翻几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养生。黑木耳作为养生佳品市场前景广阔。靳发希望通过今年的尝试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东北食用菌的引进和种植当中,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东北黑木耳落户前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