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7621_120859](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309/02/11-03-40-75-8548.jpg)
菌农们正在科技示范基地采摘黑木耳。李平文 摄
一排排、一列列摆放整齐的地栽黑木耳菌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朵朵鲜嫩硕大、色泽黑褐、圆耳形的“黑色瑰宝”探出袋外,在阳光照射下闪着亮光……8月18日,记者在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黑木耳示范基地,看到菌农们正在采摘、晾晒、包装,一派忙碌的景象。
“今年,我们共栽培黑木耳55万袋,总投资165万元。在县食用菌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现在黑木耳已进入采摘期,预计年收入将达到193万元,纯利润28万元以上。”南五十家子镇马杖子村黑木耳园区种植户王建生介绍说。
近年来,平泉县认真实施“质量立菌、科技兴菌、龙头强菌、市场活菌”战略,依靠科技抓好食用菌科研项目谋划、实施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促进了食用菌特色产业的发展。在科研开发上,该县成立了食用菌特色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的决定》、《科技进步县长奖奖励办法》、《平泉县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等奖励政策,通过采取科技开放、科技合作与交流、自主创新和科技培训等形式,形成一整套产、供、销一条龙,“协会+公司+基地联农户”的服务体系。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县重点科研课题40项,创新食用菌生产技术12项,发展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150个,食用菌生产户达3.5万户,累计举办科技培训班7500多期,培训菇农8万多人次,向菇农无偿发放技术资料12万(份)。同时,针对平泉地理环境、气候优势及发展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主栽品种单一的问题,先后引进示范成功灵芝、鸡腿菇、黑木耳及黑木耳“黑A”等新品种的选育,有效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黑木耳在全日光的自然环境下栽培,具有耐高温、技术管理简单、省时省力、使用原料广泛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县气温条件下推广栽培,现已成为食用菌特色产业的主栽品种之一。今年,全县共栽培黑木耳500亩,预计产干品15万公斤,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副局长李忠民说。
据了解,平泉县实施的食用菌、草木腐菌相结合、多品种共同发展,长短周期相互配合的生产模式,不但添补了市场空白,而且避免了单一品种集中上市的风险,也为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原标题:平泉“黑色瑰宝”——黑木耳助农“敲”开致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