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就是加强政府引导。为了保证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乡村两级加大了对食用菌的引导和扶持,集中领导力量,整合人力、物力,统一为菇农协调土地、资金,免费为菇农安装专用变压器,聘请技术力量,统一开展技术培训,统一注册“重渠”牌金针菇商标,开办食用菌网站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让老菇农扩大生产放心,新菇农初年生产有信心。
四突破,就是实现产业发展中的园区突破、技术突破、协会突破和产销突破。园区突破,为解决食用菌生产的分散种植,分散管理,解决发展壮大的瓶颈。2013年,我们以园区带动为主要措施,新建成占地20多亩,集冷库栽培和标准化菇棚为一体的金针菇生产示范园区,建成了拥有10多座菇棚、栽培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双孢菇栽培示范园区,引导菇农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路子。
技术突破。第一,为解决金针菇淡季无菇问题,专门建了6座反季节恒温菇棚,实现了淡季不淡。第二,为了拉长产业链条,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引导和鼓励种植大户发掘技术潜力,探索并推广了金针菇废料再利用,栽培黑木耳技术,反季节冷库生产金针菇技术和大棚香菇栽培技术。在全乡形成一业当家,多点开花的发展势头。黑木耳规模已达到10万袋,香菇突破5万袋。
协会突破,在原来成立的金针菇协会的基础上,新建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科技服务社,实现统一供种、统一购料、统一技术、统一组织销售的四统一,为菇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产销突破,统一注册“重渠”牌商标,在网站统一招商,统一组织菇农和“菜贩子”组建经纪人队伍,建荷花食用菌加工厂,解决一家一户单打独干为协会、专业合作社指导下的合理涌动。
因此,2013年,重渠乡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新建各类菇棚60多座,专业园区两个,发展专业大户400多户,反季节恒温冷库6座,21间,金针菇种植规模突破3500万袋,产值有望突破7000万元,成为我省食用菌产业中的亮丽风景。(原标题:西平县重渠乡以“一引导、四突破”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