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8+2”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计划,方山县结合实际,把食用菌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年内计划发展食用菌600孔窑洞(18000平方米、菌棒60万包)。其中,品种以平菇为主。
据了解,目前,该县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20万包菌棒全部进入窑洞,其中73000包菌棒正常产菇,25000包出菇时间已达半月,累计销售鲜菇9000公斤。
在采访中得知,该县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迅速推进食用菌产业,并让菇农收到良好的效益得益于强有力的举措。一是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成立了方山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在方山电视台、《今日方山》开辟专栏,对食用菌产业进行全方位报道;同时聘请育菇大户等典型户进行现身说法,让群众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得到启发,积极投身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中去;三是政策激励,服务到位。县财政挤出260余万元资金,帮助农民购买食用菌冷运车3辆,修建食用菌冷藏库两处180平方米,购置食用菌储运框2000个,喷雾机70台。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目前共邀请汾阳山宝食用菌公司技术人员培训21次,培训农民800余人次,发放技术培训手册130册;四是整合资源,科学实施。坚持发展食用菌产业与设施蔬菜相结合、与移民并村相结合、与产业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闲置土窑洞、砖混结构房屋和阴阳大棚中的阴棚进行培育;五是创新模式,典型带动。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由村委组织,农户改造窑洞,合作社负责菌包调运、生产环节技术指导、产品外运销售,政府提供资金保障,汾阳山宝食用菌公司负责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
在此基础上,为确保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该县还成立了由县委办、政府办、新闻媒体等单位组成的督查组,随时对食用菌产业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进度缓慢的乡村通报批评;另外,该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组也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对有任务的乡镇严格工作考核,根据考评结果,对各乡镇进行以奖代补,从而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原标题:方山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动农民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