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乡深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长石慧勇眼下已种下黑木耳8万棒、香菇5万棒,目前正在菇房接种杀菌,并带动5户邻居种植黑木耳5万棒、香菇3万棒。峡口镇星光家庭农场主周军在枫石村种植黑木耳100亩,目前也正在菇房接种。
据了解,今年是种竹荪效益最好的一年,保安乡后畈村的徐开文种5亩竹荪,平均亩产70公斤,每公斤平均价220元,亩产值15400元,除去5000元成本,亩利润达万元。峡口镇广渡村毛裕安种6亩竹荪,亩利润8000元。
秀珍菇自前几年引进江山后,由于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效益不错,许多种植白菇菇农都采取白菇、秀珍菇一肩挑。据石门镇延龄村菇农毛小明相告,他今年种植14万袋秀珍菇,市场价保持在每公斤11元左右,目前销售收入已有25万元。种植期间,由于管理没到位,损失了2万袋,到10月采收结束,不管怎样,每袋净利润1元以上不成问题。
深山合作社的石慧勇则介绍,黑木耳市场销量较大,成本较低,价格稳定,干品每公斤都在80元以上。特别是春节期间,市场前景很好。他去年栽培5万棒黑木耳,每棒利润2元,每亩利润2万元。而香菇亩利润也有2万元。
江山农业部门在帮助菇农多品种发展食用菌工作中,努力帮助菇农适应市场,多腿走路,多品种栽培,实现增收致富。一方面着力提高菇农种植技术水平,凡是种植乡镇每年都要举办一次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作为农民素质培训必修课。最近,邀请省农科院黑木耳专家给全市黑木耳种植户上课,讲授黑木耳市场形势和种植技术,使听课学员树立了信心,学到了本领。另一方面,江山市农科所积极引进良种,开展试验、示范,向菇农推广,更换退化菌种。如秀珍菇,农科所从江苏、台湾、省农科院等地,引进6个抗性强、产量高、性能稳定的新品种,经过试验,有4个新品种出菇情况良好,将其训化培育成当家品种。今年,正在实施2个科技创新项目,即利用猕猴桃枝条代替木屑种植黑木耳、利用棉秆粉代替木屑种植黑木耳,项目试验成功后,既可解决木屑紧张等问题,又可以降低黑木耳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原标题:浙江江山菇农多品种发展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