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局把黑木耳产业作为的最重要的富民产业,着力打造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业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一是提质增效,打造发展新优势。作为富民主导产业,该局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通过不断探索推广新技术,使黑木耳产品不断提质增效,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大耳生产向小孔栽培的转变,并都进行了春耳秋管,黑木耳产业不断做大做优做强。该局在“学、讲、带、推、帮”五个字上做文章,施推手。“学”即:组织各单位黑木耳生产大户到棚室吊袋木耳搞得较好的东宁县大城子村现场参观,学思想,学技术,学经验,看成果;“讲”即:从水、电、管理费、产量、产值等细节入手,对棚室吊袋木耳的可观效益在职工群众中分析讲解,广泛宣传,增加了解,打消顾虑;“带”即:要求各单位班子成员带头发展棚室吊袋木耳,为职工群众示范打样,担险探路。全局共建设吊袋大棚94座,生产吊袋木耳200多万袋。“推”即: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议,到棚室吊袋示范单位实地参观、大力宣传棚室吊袋木耳的优势和市场前景,增进了职工群众发展信心;“帮”即:林业局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发展棚室吊袋木耳的职工每个吊袋大棚提供补助资金5000元。由于该局做好“五字”文章,加之棚室吊袋栽培木耳具有“两节(节水、节电)、三省(省工、省力、省地)、三高(高质、高产、高效)、便于管理、绿色无公害”等优点,激发了职工生产积极性。目前,该局共建设吊袋大棚490座,生产吊袋木耳1200余万袋。
2012年,该局黑木耳一项,实现全局人均收入9282元,占职工家庭总收入的51%。一是山上林场所从事黑木耳生产人员13000人,仅此一项增加从业人员收入26000元,黑木耳生产已成为该局各家各户经济收入的主财源。二是扶壮龙头,增添产业化发展新动力。加大了对以加工菌种、生产液体菌包为主的林河菌业有限公司增产扶持力度。在黑木耳产业上,该局已走上了菌包工厂生产、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发展轨道。(龙江绥阳局实现“小木耳”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