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推动。持续完善食用菌政府补贴政策,对自行生产木耳三级菌投入生产并经过认定的,给予每袋0.2元补贴,对直接购买三级菌种投入生产并经过认定的,给予每袋0.1元补贴;对产生的林下剩余物,优先供给食用菌生产企业和职工;对龙头企业、联合体、合作社因发展食用菌需要在证照办理、贷款、土地等方面,政府给予大力扶持。
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带动。为解决占地问题及避免低温、过量降雨给食用菌带来的损失,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漠河县大面积推广棚室栽培木耳新技术,拟建大棚200栋,力争栽培数量达到1200万袋,占栽培总量的80%。同时,大量推广液态菌制菌技术,制菌效率提高3至4倍,大幅度降低了制菌成本。
三是打入高端市场拉动。立足生态旅游业发展,积极鼓励职工群众开办食用菌销售公司(商店),目前,全县有黑木耳等食用菌销售公司(商店)40余家,年销售黑木耳等食用菌产品达300吨以上。宏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衡宁长生食用菌厂注册本地商标,实行上小包装、精包装,产品销入北京、上海、深圳、云南各大超市,同时,与旅行社密切协作,将漠河的绿色、有机黑木耳做为各旅游景点游客的选购商品,进一步拓宽了漠河食用菌产品的销售渠道。(原标题:大兴安岭漠河县三大动力助推食用菌产业发展 曲晶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