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张正芳:种植黑木耳成村民致富领头雁


    【发布日期】:2013-09-29  【来源】:东北网
    【核心提示】:张正芳,现任桦南县正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通过引领农民种植黑木耳,把负债村变成了现在全县有名的富裕村,实现了群英村“三江黑木耳”第一村的目标,被村民亲切的称为“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张正芳,现任桦南县正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通过引领农民种植黑木耳,把负债村变成了现在全县有名的富裕村,实现了群英村“三江黑木耳”第一村的目标,被村民亲切的称为“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1993年,在一次食用菌种培训班上,张正芳第一次接触到了黑木耳种植栽培技术,敏锐的他抓住了这一机会,克服了怕风险、无资金等困难,率先在村里试着种植黑木耳,当年试种挂袋木耳成功,成为群英村黑木耳种植第一人。
      看到他的成功后,1994年,全村的黑木耳种植户一下子发展到15户,但不幸的是,当时从挂袋到采收40多天高温无雨,有10户保本、5户绝产,其中一户甚至不得不卖掉新盖的砖房还债。在如此沉重的打击下,在村里刚刚萌芽的木耳产业还能继续搞下去吗?张正芳觉得,要想把一个人的成功变为大家的成功,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固有经验,必须认真研究符合本村实际的黑木耳产业发展之路,把偶然的成功变成必然。
      关健时刻,张正芳亲自到省城请专家、看光盘、反复研究资料,总结失败教训。针对木耳出芽这一环节,采用苫布围盖、自来水喷灌等方法,营造一个小的适合木耳催芽的气候条件,认真搞好灭菌、湿度、光照、通风等关键技术环节。通过认真的研究和精心的管理,挂袋木耳终于获得了丰收,每户纯收入近两万元,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经过几年的发展,从1997年开始,群英村的木耳种植户与日俱增。张正芳本人种植地摆木耳每年都在5万袋以上,纯收入达5到7万元,带动全镇木耳种植户500多户,成为全镇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随着全村黑木耳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闭门造车就等于固步自封,认识到这点后,张正芳带领种植大户们先后到哈尔滨、牡丹江等地找专家、访能人、求技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搞试验、边种边学边改进,由过去手工装袋改为机械装袋,手工割口改为割口机割口,提升了全村黑木耳总体生产水平和质量。同时,他带领社员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为种植户打井、用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通过物资帮助,资金支持等多方面帮助,使种植户增强了信心,扩大了种植数量。作为木耳产业带头人,在技术更新及发展上,张正芳不但自己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还不断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无偿培训,使新技术、新设备、新经验都能及时的传送到种植户当中。通过实践摸索,他还发明了小木棍插孔接菌法,取代了以往的茎圈、皮套,使菌丝生产均匀,无老化层。使用新技术营养液拌料,使木耳产量提高20%。
      随着全村木耳种植规模的扩大,市场销售、菌种更新、降低成本、抵御灾害等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抱团才能实现。2009年,由张正芳牵头,成立了桦南县正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实现黑木耳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订单、统一市场价格”,降低了风险和成本,提高了质量和价格。张正芳不但带动了本村村民发展黑木耳,还帮助全镇其他村解决了黑木耳种植技术、销路、原料等问题,通过他的帮助,引带全镇22个行政村走上了黑木耳种植的道路,使黑木耳成为孟家岗镇的农业支柱产业。每年木耳的生产周期都在11个月左右,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工,有效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闲富余劳动力的收入,吸纳了1000多名的外村劳力从事木耳生产,同时还有部分农民经济人从事原材料的采购、木耳的销售,解决了全镇30%以上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成为全镇富余劳动力增收的新途径。
      多年来,张正芳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村域经济、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活水平居全县首位,他当之无愧于“村民致富领头雁”的称号。(原标题:木耳第一村的领头雁)
     
    关键词: 食用菌 黑木耳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