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而我作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希望能为国家作出一些贡献。”“为国家作贡献”的说法可能还小了点儿,在李明焱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为人类社会进步做点儿事”。
采访就从这梦想说开去了。
李明焱出身中医世家,“寿仙谷”这一药号就是其祖父李金祖在1909年一手创建的,在浙江武义一带颇有名气,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被迫歇业。受家庭氛围的熏陶,李明焱对食药用菌研究产生了极大兴趣。
有一次,他听闻福建古田食用菌研究所的姚所长开发出了一个银耳新品种——段木银耳后,当时的他毅然放弃了成为教师的机会,前往古田拜师学习,并在那里学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专业知识。
1982年,李明焱开始研究利用木屑、刨花等农林废料培育香菇的技术,一年后就获得成功。1984年,李明焱把这种香菇栽培技术向周边农村示范推广,带动农民致富。1986年,李明焱发明的香菇代料野外栽培技术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从此这一成果开始在省内外推广。
1990年作为“全国星火带头人”的他被国家科委选送至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国际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学习。
那时,日本的现代农业研究已较为发达,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三化”农业发展的转变。“三化”即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现代科技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李明焱意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中药”将是现代农业、现代中药的发展方向。当时李明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日本学到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有机中药材的产业化方面为中国的有机农业作出贡献。
回国的同一年,李明焱研制出了高温香菇“武香一号”。这个新品种在34℃度的高温下,生长依然良好,使香菇从海南岛到黑龙江都能种植,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香菇产业的发展。
1993年,李明焱创办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为“寿仙谷”的重振旗鼓打下了基础。次年,李明焱开始栽培铁皮石斛,跨出了传统中医药经营道路上的第一步。十年磨一剑,2003年,李明焱正式恢复“寿仙谷”药号。
“其实‘寿仙谷’的运营模式,就是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李明焱把现代生物农业运用到传统医药文化上,并突破了常规“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中医中药基础科学研究、优良品种选育、仿野生有机栽培、传统养生秘方研究与开发、现代中药炮制与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中药临床应用一整套完善的中药产业链,实施身份证可追溯制度,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的“三化”生态高效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确保原药材纯天然、无污染。
20多年前,有人觉得李明焱有点儿“傻”:现代社会,人人讲专业细分,用最便捷的方法做最简单的事,他却做全产业链,小到种子基因,大到加工技术,什么都自己研究;人人求短平快,以最短时间赚最大钱,他却搞标准化生产,产品精益求精,直到2006年才全面推向市场。
20年后,人们终于觉得李明焱的做法非常认真和负责任:在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的当今,一次次刺激消费者神经的时候,寿仙谷药业精心打造的有机国药全产业链为自己的产品筑上了一道安全壁垒,打造了一份绿色通行证,送出了一张诚信名片。
“寿仙谷”在远离污染、风景秀丽的源口、刘秀垄等地建立了4800多亩国内最大的铁皮石斛、赤灵芝、西红花等名贵中药材及药用菌标准化栽培基地,被国家授予“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称号,通过了欧盟有机和国内有机双认证,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中药材GAP认证。其生产的铁皮枫斗、破壁灵芝孢子粉、西红花浸膏等系列清补养生产品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肯定,寿仙谷药业成了口碑良好的知名企业。“寿仙谷”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
“如果把药材交给农户去种,这样可以节约企业的大量成本。但是,药材的质量必然下降。那么‘药材好,药才好’就成了一句空话。对我来说,做药就是积德,因此,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也为给消费者一个保证,我可以不惜代价。”(原标题:李明焱:做药就是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