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_2](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310/04/09-49-02-36-8548.jpg)
![02_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310/04/09-49-46-89-8548.jpg)
眼下在一些食品批发市场,不少经营户都在热衷销售一种桶装的食用菌,一两桶为一箱的食用菌根据种类的不同,价格在60元到100元不等。经营户介绍说,这种桶装的食用菌,因为比新鲜食用菌保质期时间更长,大受饭店的喜爱——
现在一些饭店、餐馆里使用的食用菌,有些并不是像老百姓平常在农贸市场看到的新鲜食用菌,而是用一些经过加工的桶装食用菌代替。本来餐馆用量大,用的桶装品也能理解,可有报料人称,这些桶装的食用菌有食品安全风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日前,《市场导报》“阿德哥讨说法”和浙江经视“消费能见度”联手,针对桶装食用菌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展开了调查,揭开了食用菌用高浓度二氧化氯漂白的黑幕。
批发市场销售桶装食用菌
记者首先来到杭州勾庄食品批发市场福宾贸易摊位被告知,他们摊位有滑子菇、鸡腿菇、白平菇等等桶装食用菌,“你要的话早一点打个电话过来,(我)叫他们带过来,你自己过来拉,要得多给你便宜点,饭店就是用这个的”。同样在该市场光明调味商摊位被告知,“(食用菌)干净是干净的,它本来是腌制的,这个清水滑菇本来就是腌制的,再用水漂过盐就没了”。
尽管记者从批发市场买来的桶装食用菌,从外表看,的确颜色比较鲜亮,闻起来也没有异味。外包装的备料表上显示也只有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仅从外观判断,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么,这些外表光洁的桶装食用菌真的像经营户所说的那样“干净”吗?所谓的“干净”背后又隐藏了怎么样的秘密呢?正在质疑中,爆料人和记者取得了联系。
“干净”食用菌里暗藏玄机
报料人向记者介绍,“你说这个鸡腿菇它现在那么白,我们的原料是黑的。”为什么记者买来的这么白呢?“那么白是用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漂白的,你要知道,二氧化氯会死人的,而且它用的不是食品级却是工业级。”报料人还说,类似的产品呈现出来的颜色,都是经过高浓度二氧化氯漂白之后形成的,业内称二氧化氯为漂白剂,而且即便是使用了这样的化学助剂之后,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依旧可以畅行无阻;二氧化氯和水中的有机物形成高致癌物亚铝酸盐,国家又没有相关的检验标准,因为二氧化氯气体很容易挥发,半个月后你到市场上就检不出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记者查询了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国标GB2760显示,二氧化氯,前提是稳定状态下的适用范围并不包括腌制的食用菌,而根据报料人的描述,桶装食用菌中使用的二氧化氯必须在跟柠檬酸等活化之后,才能起到漂白效果。如果报料人的说法成立,桶装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二氧化氯显然是和国标相违背的。更令人意外的是,爆料人还透露,除了违规使用二氧化氯漂白之外,桶装食用菌里还添加了一种还原剂的复合物质,但具体成分不明。
还原漂白食用菌真相
为了进一步求证报料人说法,记者联系上了表示愿意给食用菌生产厂家提供还原剂的深圳市超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称姓金的先生称,“这个还原剂等于说是工业的,(作用)一个是保鲜,还有一个就是颜色好看,还原剂就是为了让二氧化氯尽快挥发。”至于这个还原剂究竟是什么成分,金先生并不愿意对外公开,只是强调要控制好剂量,以免产品被检出亚硝酸盐超标。那么,究竟哪些企业在用二氧化氯和还原剂呢?
根据报料人提供的线索,使用添加剂的企业杭州有两家、诸暨有一家,其中品牌是家美佳的企业名称是诸暨康旺达农产品有限公司,而据爆料人称,这三家企业的二氧化氯和还原剂的供货商在杭州勾庄物流中心。
记者辗转找了位于杭州勾庄物流中心的供货商孙永久。孙永久称,二氧化氯是有毒,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下文将其生产许可证吊销了,做这个东西都没有证的。按照供货商的说法,这些添加剂如果继续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涉嫌违规添加。但是孙永久说,还原剂和漂白剂的销售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现在作为漂白(食用菌)不允许用了,但大家都在偷偷用,因为其强氧化剂、分解快。这也印证了报料人所说的,尽管使用了二氧化氯这样的漂白剂,但一般很难被发现的说法。另外,报料人透露目前正是食用菌加工生产的旺季。
三家企业都在涉嫌违规添加
事实真的像报料人所说的那样吗?记者分别走访了三家企业,但是得到答复却让人意外。在杭州西湖莼菜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演示本色即没有加过东西的产品。在杭州余杭区塘栖阿平食品厂,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反正就是这样的,我们就是放点柠檬酸和山梨酸(钾)。”在诸暨康旺达农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知,二氧化氯和还原剂都没有。
从报料人提供的线索以及记者向添加剂供应商核实的情况来看,一些生产企业涉嫌违规使用添加剂给食用菌“化妆美白”,但涉及到的三家企业对于自己被举报使用漂白剂和还原剂的情况都矢口否认。就在调查陷入僵局的时候,报料人又提供了新的线索。
报料人提供的视频显示,诸暨康旺达农产品有限公司及杭州西湖莼菜食品有限公司在继续涉嫌使用违法添加剂。在诸暨康旺达农产品有限公司,被工作人员指着称作还原剂的产品称,“鸡腿菇(要)多一点(还原剂)450克,与450克漂白水和250克柠檬酸(相比配)。”报料人提供的画面是之前在涉嫌企业内部拍摄到的画面,当中就是工作人员正在往食用菌大桶里倒进涉嫌违规使用的添加剂。
死对头举报涉嫌违法企业?
记者把掌握的情况向杭州市质监局稽查支队作了反映。质检稽查人员对杭州西湖莼菜食品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漂洗车间进行了突击检查。“他(报料人)本来就是我们的死对头。”面对执法检查,企业负责人季联合却喊起了冤枉,并好像事先就已知有人举报自己,“这是山梨酸钾,特意把袋子放在这里,让你们看得到,知道要来检查”,在检查中,工作人员不经意的这句话让人费解。
尽管质检稽查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没有在杭州西湖莼菜食品有限公司发现它使用二氧化氯和还原剂的相关记录,但企业负责人季联合却坦言曾从供应商孙永久那里拿过货,并且使用过相关的添加剂。“(以前)食品安全法还没那个(严格),我们按常规是在用漂洗”。
在杭州余杭区塘栖阿平食品厂,当质监执法人员赶到时,企业已经拉下卷闸门。但是当执法人员进入后发现,该厂的漂洗桶里还是有不少食用菌正在进行浸泡漂洗。对于突如其来的执法检查,现场的工作人员显得有些紧张。执法人员指着藏在车间外的一桶没有标签的液体问工作人员是什么?被告知“消毒的”。而在后续的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又从阿平食品厂找到了大量二氧化氯的包装盒,对于为什么会有二氧化氯的包装盒,“我们就放点柠檬酸、山梨酸(钾),其他的都没放”,企业现场负责人难以自圆其说。杭州质监稽查支队副支队长赵哲波现场告诉记者,二氧化氯一般在企业里真正用于消毒的话,一箱可以用好长时间,而现场有七八个纸箱。尽管现场负责人并不承认产品里面用到了和二氧化氯有关的物质,但是通过快速测试盒的检测,阿平食品厂生产的成品食用菌涉嫌违规,被现场封存了近2000桶食用菌成品及大量半成品。
在诸暨康旺达农产品有限公司,诸暨市质监局稽查大队大队长陈江涛带队进行了检查。该公司负责人及现场的工人都否认了使用漂白剂和还原剂,但在现场检查的过程中,一种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添加剂使用在胭脂菌菇里。
职能部门追查问题食用菌
根据国家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规定,腌制的食用菌里,不得加入二氧化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等添加剂。但从报料人提供的信息、记者的调查和执法人员的现场检查来看,还是发现有企业在违规使用添加剂的迹象,目前相关的检测和执法还在进行中。杭州市质检院主任屠海云向记者介绍,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食品添加剂使用在腌制的蔬菜和罐头里,其会起到一个抗氧化、防腐等作用的,但在腌制的菌菇类里面加工是不允许添加的。目前,杭州市质监部门已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作进一步调查。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这需要消费者、生产企业、销售单位、相关执能部门共同来维护和努力。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后果。对于问题食用菌的后续进展,导报也会继续予以关注。(原标题:揭密食用菌漂白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