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庙村地处沿山区,农业基础条件薄弱,村内基础设施落后,过去男的找不到媳妇,女的嫁不出去,卖菜的小商小贩进村以后找不到出村的路的境况,让该乡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如何找到帮助群众发家致富的道路?村党支部书记张志珍说:“近几年,白庙村群众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务工,但从长远来看,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尽快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应当结合本地特色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了提升群众抱团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张志珍动员全村党员带头建起150座食用菌大棚。“由于是第一年种植,党员必须率先带头,给群众做示范,让群众真切认识到种植双孢菇的效益,才能让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大规模发展食用菌产业。”张志珍说。
信步进入一座大棚,棚内双孢菇长势喜人,正在采菇的村民张元告诉记者,他今年投资1.2万元建了1座双孢菇大棚,目前交售了两茬收入1.6万元,到封冻前还能交售3茬,这样下来不仅当年就能收回成本,自己还能盈余70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双孢菇收购价从开始每斤4.5元已涨到现在每斤4.7元,目前,种植户来自双孢菇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占40%。在产菇高峰期,种植户每天可挣到900至1200元,一天的收入相当于传统作物一年的收入。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解决双孢菇销售问题,丰乐乡党委、政府筹措资金建起占地600平方米的冷库一座,冷藏、烘干、清洗等车间一应俱全,客商收购装车后即可直接进入大型超市。明年,该村计划继续新建100座食用菌大棚,并逐步引进层架式种植模式,不断增加单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