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园区化工厂化生产。目前以大码头、花官、丁庄、盐窝、牛庄、新户等乡镇为核心的食用菌优势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以荣丰、瑞丰、方华、正汉、森源、道香一品等公司为重点的工厂化高精珍稀菇生产产销两旺。
二是品牌培育。扶持壮大工艺先进、科技含量高、出口能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知名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产品,打响叫响了黄河口食用菌品牌。目前,我市生产的工厂化高档食用菌产品,货源稳定,质量好,销售渠道畅通,直接进入超市或供给运销商。金针菇、杏鲍菇等反季节高档产品,直接进入国内各大城市超市、酒店、宾馆等,为中高档群体消费。其中,荣丰公司生产的“珍鲜美”牌食用菌成为全省首个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食用菌产品。
三是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和推行“协会+企业+基地+农户”、“协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建设高标准菌种、菌棒供应和产品回收企业,直接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菌,实行统一原料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质量、统一产品收购和加工,提升食用菌产业组织化程度。
四是科技支撑。科技护航,产业升级。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大力引进、推广优质高效食用菌良种及技术,大力开发新型培养料及配方,促进了产品向高端精品发展。全市先后引进了双孢菇、真姬菇(白玉菇、蟹味菇)、金针菇等10多个优良品种,反季节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工厂化生产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上海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食用菌开发中心、青岛农业大学等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引进新成果和新技术,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开展“科技兴菌”活动,培训食用菌技术人员10000人次。
五是龙头带动。重点扶持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发展,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目前全市已扶持发展30多家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同时重点抓好食用菌生产专业村、专业户的培植,培育了一大批骨干农民,成为了食用菌生产的主力军。
六是标准生产。面向市场,制定完善食用菌生产标准,全面推广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强食用菌投入品的检验检测力度,实施无害化生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原标题:强化六项措施,推动我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