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日报》2006年05月25日报道 (记者 雷蕾 通讯员 吴华强 姚静) 昨日,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在即之事,召集我市20多家出口企业共商对策。
背景:日本将于5月29日起正式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这个制度大大提高了食品中有关农药残留等限量标准和检测要求。我市出口蔬菜尤其是食用菌对日出口形势严峻。
现状:我市输日蔬菜以食用菌为主,另有少量的其它一些蔬菜如小黄瓜、冬笋、西兰花等,产品形式包括干制、冷藏保鲜、盐渍和罐头。从目前情况看,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地建设滞后。我市共有备案基地26个,其中6个为企业投资建设,采取集中连片管理。其余20个均为松散型,公司只负责指导,对生产没有决定权,这就带来农残隐患的存在。庆元正在推广的“庆元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也是分布在各家各户,组织者仅对农户进行一些指导并授牌,并无管理权限。可以说目前基地仍然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国家质检总局的出口蔬菜基地管理要求“公司+基地”模式仍有距离。
――企业条件参差不齐。我市共有获证出口蔬菜加工企业26家,其中注册2家,登记24家。除了6家条件较好,其它企业的厂房条件、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在管理方面以家庭作坊式占多数,体系化管理较少,只有少数出口蔬菜企业建立了HACCP管理体系。
――农业化学品在蔬菜生产中的使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些菜农使用农药的安全意识不强。有些不适于使用在蔬菜上的农药,也被用于蔬菜生产上。
――农残监控结果显示存在隐患。从2003年至2005年丽水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残监控结果分析,食用菌中甲醛、二氧化硫检出相对较多,其他一些农药也有发现。因此,我市食用菌出口的隐患仍然存在。
声音:“日本的肯定列表对于丽水企业而言,说到底是基地标准化建设的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出口商品遭遇了很多技术壁垒,尤其是牵涉到人身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各国都非常重视。某些日本客户不仅每隔两个月就亲自过来考察我们的生产基地,甚至还把基地里的自来水带回日本去检测。所以,我们标准化生产的压力既来自客户,也来自商检、技术和整个大形势,它也是应对包括这次肯定列表在内的各种贸易技术壁垒的唯一出路。”
――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子敬
“这几年,丽水的食用菌行业经历了很多风雨,2000年我市有100多家食用菌企业,到2004年只剩下20多家,这是大浪淘沙的结果。胜出的企业除了要勇往直前以外,更要充分认识来自市场的各种竞争因素。就以这次的‘肯定列表’为例,它不仅使企业增加了压力和成本,最关键是迫使企业要把工作做得更细。食用菌是丽水具有悠久传统的产业,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现在丽水企业到外地也受到了优待,湖北某地开出优厚条件希望我们的企业到当地落户。不是条件不吸引人,而是始终觉得对丽水有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家乡把香菇这个产业发展好。
标准化生产不仅仅是企业问题,外地招商引资的力度那么大,我们当地政府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和动力,和企业一起把食用菌产业做强做大。”
――景宁中信菇业有限公司林佩英
应对:昨天下午,来自庆元百兴食品有限公司的吴其进和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的吴子敬作为企业代表,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了质量控制和诚信经营承诺书。
国家质检总局近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要求出口企业必须具备标准化规范生产的出口蔬菜基地,并明确“对出口到敏感国家或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的高风险蔬菜品种,从2006年1月1日起,其原料必须来自本企业的备案基地;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出口蔬菜的原料必须来自本企业的备案基地。”
据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陈景荣介绍,我市已组织出口农产品企业代表参加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联合举办的肯定列表制度培训班。下一步,将结合肯定列表项目,根据当地市场上农药销售情况和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情况,以及前期农残检测不合格情况,对农残抽检项目作出调整,严格按规定比例抽检农残,努力确保出口蔬菜的安全。
此外,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将对蔬菜基地农药的采购、使用和种植原料采购等情况加强监管,要求企业建立基地原料、农资的检验、监管档案。对清理整顿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取消其卫生注册登记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