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是林业大县,全县有170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72%。如何用好生态环境,用活自然资源?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易门县林下产品从单一的上山拾菌到野生食用菌、林药、林菜、林畜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野生菌为主,催生出多种林下复合经营之路。
易门野生食用菌开发较早。1984年,该县就建成全国首个野生食用菌加工企业—易门食用菌厂。2005年,首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在易门举办。连续9年的菌交会,让易门在全国叫响了“菌乡”品牌。在野生菌交易的带动下,县城建起了野生菌美食城,吸引了众多餐饮企业入驻,催生了易门特有的饮食文化。易门益生公司总经理马正方说:“这几年接待了上海、杭州等地高端酒店的30多位厨师长,销出不少野生菌。”如今,在县城内以菌火锅、菌全席、菌子宴为主的餐饮店有近百家。特有的饮食文化引来了八方宾客,集聚了人气、财气,而且还打响了“菌乡”品牌。
依托以野生食用菌为主,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新路子。该县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元宝枫、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和药材种植,并在林下养殖马鹿、野猪、野兔、山鸡等畜禽。“去年,县里出现了3家从事林下经营的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林地7200亩。丛山、益生、康源、山里香、恒源5户林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50万亩林地林下资源开发。据估算,今年全县的野生食用菌产量达5000吨,野生蕨菜达4000多吨,全县有2万多户林农靠拾菌、采蕨增收致富。”县林业局副局长马双喜介绍。
易门县林业企业借助“菌乡”品牌,正在“茁壮成长”。“丛山”投资9500余万元,建设年产5万吨食用菌项目;“恒源”投资2260万元,建设年产2600吨食用菌项目;“康源”正在加快培育块菌等菌类的人工繁育力度;“恒源”“山里香”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林下产业。目前,易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冰片生产基地、野生蕨菜加工基地、国内知名的野生食用菌加工聚集地。(原标题:易门林农树下“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