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该县以科技为支撑,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对种植户和“土专家”开展现场技术培训,邀请省市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授课。加强与陕西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进行良种选育与推广、病虫害防治与高产栽培等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促进中药材品质提升。先后编印技术指导实用手册7000余份,举办培训会200多场次,培训群众达8000余人次。
为引导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县上在土地流转、惠农贷款、技术支撑、资金补贴等方面进行扶持,使中药材由零星种植向集中连片发展。该县以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引领带动示范园和示范基地建设,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促使全县中药材种植由粗放分散种植向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转变,走基地种植、企业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之路,使中药材产业经济优势日渐凸显。截至目前,全县建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53家,吸纳会员3800余人,吸引和带动农民1.7万人,覆盖全县69个行政村,建成各类示范园67个。建成中药材观光园3个,新发展猪苓、西洋参等适生中药材4030亩。该县还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与产品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