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双孢蘑菇、竹笋,你大概不会想到这几种食物之间是也会成为“父与子”的传承关系,在高淳区固城镇,这里号称“蘑菇镇”,各种各样的蘑菇生长在路边大大小小的棚子里。近日,记者了解到,再过十天左右,这里号称 “既有银杏香味,又有鲍鱼口感”的杏鲍菇将大量上市。游客周末去高淳游玩的同时,不妨到固城的九龙湖边,做个“采蘑菇的小姑娘”,享受一下采摘的乐趣。
“蘑菇一般分为春菇和秋菇两季,秋菇是最好吃的。”昨天,在位于固城的九龙杏鲍菇工厂化基地的厂房里,这里的技术人员给记者展示着一袋袋正在努力生长的、又白又嫩的杏鲍菇。据了解,这里有南京最大的杏鲍菇基地,再过十天左右杏鲍菇就要大量上市了。近年来,杏鲍菇在市民的餐桌上十分受宠,因为其营养价值极高,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作为珍稀菇,杏鲍菇对生长环境也比较挑剔,它怕光,没有光的话就会长得又白又嫩又好看,另外,还要恒温恒湿,夏天制冷,冬天制热,很难伺候呢。”杏鲍菇基地的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看到,这里不只有杏鲍菇,还有市场上见得最多的双孢蘑菇,在旁边还有许多大棚里种了竹笋。“你看,我们把杏鲍菇的下脚料用来种双孢蘑菇,双孢蘑菇的下脚料就用来种竹笋,一点也不浪费,现在不是都搞循环经济嘛。”九龙村今年70岁的老书记罗坤银笑着说。
据介绍,不只是在九龙村,固城接近一半的村都以蘑菇作为富民产业,茶树菇、金针菇、海鲜菇、秀珍菇、鸡腿菇……这里称得上是个“蘑菇镇”。固城成教中心还是江苏省农科教示范基地。今年10月份,这里培育出了海鲜菇,因为质地脆嫩,具有海蟹味,今年产量有3万公斤,一进入市场便大受欢迎。据悉,明年海鲜菇还将在桥头村、九龙村等几个村庄大面积普及,预计明年产量将达100万公斤。
一份来自去年的数据显示,固城镇种植蘑菇面积达2000万平方尺,年产值3亿元,带动了从业人员15000多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食用菌产业的达2500元,显然,蘑菇已经成了固城镇的特色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