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厦门漳州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1月至11月,该局辖区共出口黑木耳3344.72吨、货值1811.5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47.14%,出口单价平均增长44.12%,南靖白背黑木耳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其中,东盟、欧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均有显著增长,其中出口东盟创汇达725.6万美元,同比增长59.68%;出口欧盟创汇达483.55万美元,同比增长24.37%;出口日本创汇达466.53万美元,同比增长59.58%。
南靖县是福建省最大的白背毛木耳生产和集散地,漳州局以白背黑木耳质量安全示范区启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对辖区出口食用菌企业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力度,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一是密切关注国内外食品农产品法规标准动态,加强风险预警信息的收集整理,通过电话、邮件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及时向辖区内出口白背黑木耳生产企业宣传国内外法规标准及通关贸易等多方面信息,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高应对能力,有效规避出口风险,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不断加大对辖区出口食用菌企业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力度,积极推进白背黑木耳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帮助企业加强基地源头管理,健全过程管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出口。三是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完善出口企业分类管理,进一步加快通关速度,减轻企业经济负担,为出口企业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
南靖白背黑木耳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两年来,规模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达1.3亿袋,管理日趋完善,效应不断凸显。一是质量效应凸显。白背黑木耳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四个统一”,即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统一农资使用指导,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控管理,改变过去农户分散种植、各自用药的现象,农残得到有效管控,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显著提高。自2011年6月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示范区生产的白背黑木耳质量稳定,在历次抽检中农残检测均合格,无一超标。2011~2013年示范区出口的白背黑木耳连续三年实现国外零通报。二是经济效应凸显。一方面产量提高:黑木耳干品平均每袋可产逾70克,比周边一般栽培的白背毛木耳每袋增产超20克;另一方面单价提高:目前黑木耳原料单价由去年的每千克28元涨至每千克32元,示范区内黑木耳产值比去年增值逾300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约2万元。三是品牌效应凸显。近年来,示范区内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吉田”牌白背毛木耳获得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双认证,成为福建省首家获得双认证的企业。同时,“吉田”牌白背黑木耳还通过美国药物管理局FDA认证,取得直接进入欧美市场的销售权,有效促进了产品出口,推动漳州出口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