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4](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312/26/15-35-13-78-19286.jpg)
何传俊认为:食用菌从业者必须掌握三门课程,即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理学,微生物学即微生物基础知识和实验技巧,例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识别;培养基制备与灭菌;土壤中分离微生物与纯化;菌种保藏等都与微生物学息息相关,遗传学即了解菌种遗传、变异、退化原因,菌种复壮、保藏方法,生理学即了解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生理变化,为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科学地制定栽培技术措施,指导生产。
何传俊指出:在平菇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平菇的营养生长期时,料温应控制在30℃左右,要考虑菌丝体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料温与环境温度一般相差3度左右,避免高温“烧菌”,正常情况下,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料面,25天左右长透培养料;在生殖生长期,菌丝满袋时,移入大棚进行发菌后期管理,大棚温20-25℃,湿度70%左右,为开袋准备,原基形成时,切忌直接向子实体喷水,可在地上或四周墙壁喷水,使棚内湿度达到90%左右,若棚内温度超过25℃,温度低,早晚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畦栽平菇当子实体在原基形成时,要在畦上架起小拱棚,上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保温,并注意通风换气;采收期管理需当菌盖颜色由深变浅,下凹部有白色粉状物,菌盖边缘开始上卷,孢子尚未大量散发时,即达七八成熟,为采收适期。采收完头潮菇后,去掉老菌丝和残留物,补水养菌。
与此同时,何传俊就平菇栽培技术与现场栽培平菇的学员进行现场讨论,为学员们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员们在何老师的讲解中找到了困惑自己许久的答案,对何传俊的讲授内容赞不绝口。
据悉,中国食用菌协会第十九期《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培训班为期5天,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53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期培训班由易菇网负责具体筹备组织工作,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