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靠着科研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申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结出了硕果。笔者昨日获悉,与松茸齐名的鹿茸菇目前已在上海培育成功,首批3万公斤“鹿茸菇”陆续应市,在年终岁末为市民餐桌带来新鲜健康的尝试。
上海是一个拥有23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蔬菜的刚性需求也随之增长。随着城市发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由简单满足数量提高到对品质和多样性的全面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菌菇类产品在上海市场上的日流通量就在200吨左右,各种高质量、高档次、高品位、新颖化、特色化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生产是消费的源头,建好“菜园子”才能丰富“菜篮子”。因此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菜篮子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发展新产品,对解决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沪上成功培育的鹿茸菇,学名荷叶离褶伞,是一种与松茸齐名的食用菌,素有“闻则松茸蘑、食则鹿茸菇”之说。它不仅吃上去满口醇香,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六大疾病有辅助治疗效果。但就是这一与松茸比肩的鹿茸菇野生数量却十分稀少,国内人工培育的产品更少。上海福茂食用菌有限公司从2006年起不断艰苦攻关,首先在野生种驯化基础上选育出来适合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并且通过反复试验,攻克了栽培过程中芽出量少、成品率低、单产水平不高以及容易发生疫病侵害等难点,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这一珍稀品种成功实现了工厂化量产栽培。据悉,人工培育的“蕈之源”牌鹿茸菇口感上与野生菇不相上下,价格上更具优势,上市以来受到了市民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