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突破100万吨,效益突破70亿元,亩纯收入突破1万元——这是2012-2013生产年度广西食用菌产业交出的优秀“成绩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扶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广西食用菌产业如同一盏上升的“太阳灯”,铆足了干劲向着百亿元目标冲击。
目前,食用菌已成为广西仅次于粮、糖、桑、果、菜之后的第六大作物,是推进实施农民“万元增收”工程和“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产业。
1 现状 广西食用菌突破百万吨
据自治区农业厅统计,2012-2013生产年度,我区食用菌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4.06万吨,实现总产值74.8亿元,分别是2004-2005生产年度的5.2倍和8.9倍,成为全国12个年总产量超百万吨的省份之一。
同时,广西双孢蘑菇产量达到53.02万吨,占食用菌总产量50%以上,在连续4年排名全国亚军后,首次成为“老大”。横县更是成为全国双孢蘑菇第一大县,全县产鲜菇12.53万吨,产值11.26亿元,今年获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双孢蘑菇之乡”称号。
据了解,目前横县建成了单造栽培面积4.2万平方米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隧道发酵+温控菇房”技术,实现了周年化生产,每造生产期2个月,每年可种6造,每造单产可达30公斤/平方米。近日,记者在横县云表镇朝南村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看到,这里的办公区、绿化区、生产区错落有致,工人们在忙碌地采摘鲜菇往卡车上装。近年来,横县通过引进广西集盛食品等大企业作为龙头带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
食用菌栽培产业是“短、平、快”项目,投入产出比在1∶2至1∶8之间,最高可达1∶15。种植食用菌,亩产值少则1.5万元,多的超过10万元,拿下“万元田”算是举手之劳。这个生产年度,我区食用菌平均亩产值2.284万元,平均亩纯收入1.084万元。横县的朝南村以种植双孢蘑菇为主,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自治区农业厅一位负责人介绍,我区的食用菌大部分以鲜销为主,消费势头强劲,部分珍稀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草菇、杏鲍菇等品种在零售市场已与猪肉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