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用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民在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使小小的食用菌产业在虎林市遍地开花,今年食用菌产业一项就可为全市农民创收2000多万元。
2005年虎林市把食用菌生产纳入绿色食品生产的“八大基地”建设之中,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园区领导小组,制定了“虎林市食用菌产业规划”。同时,虎林市供销联社等部门通过培植龙头企业,扶持典型户,加强生产引导和服务等工作,增强了农民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
2005年,虎林市区域内食用菌产量达到3500万袋(椴),主要以黑木耳、滑子蘑、平菇、榆黄蘑、香菇、猴头磨为主,年产鲜品达12.5万公斤、干品5万多公斤,可使农民创收2000多万元。东方红镇位于完达山脉腹地,木材和锯末资源丰富,发展食用菌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兴阳村的陈若兰今年种植了5万袋木耳,收获1300公斤干木耳,预计纯收入可达4万多元。陈若兰年初新建了225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尝试种植滑子蘑。投入1万元,放入6500块,产滑子蘑干品250多公斤,2006年开春还能出150余公斤,2006年4、5月份本钱就可以挣回,还有盈余。
虎林市绿佳食用菌场与沈阳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由沈阳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向绿佳食用菌场提供优质菌种,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绿佳食用菌场负责人刘文彬说:“食用菌产业确实是拓宽农民致富的渠道,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项目。2005年我们生产香菇10万袋,黑木耳15万袋。”虎林市供销联社积极在网上发布信息为农民的食用菌找销路,还积极引进新技术,在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在保鲜、腌渍、烘干等粗加工的基础上,向产品的精细加工方向发展,主要产品外销往吉林、大连、沈阳、深圳等地。
近日,虎林市又成立了食用菌科学技术研究所,这个科研所的成立 ,为食用菌种植户提供了技术保证,也使虎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