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1/14/09-14-32-57-1.jpg)
山东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外景。
上海雪榕集团是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其产品被选为国家体操队“指定专用食用菌”。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雪榕公司,是上海雪榕集团科技水平最高、产能最大的全资子公司,目前日产金针菇60吨。
在353省道抬头寺镇路段北侧,有一座大型现代化工厂,名字叫作“山东雪榕”。
山东雪榕的厂房外侧,悬挂着巨大的企业LOGO,形似蘑菇,并写有“雪榕菇 生态菇”六个大字。与其他工厂不同,这里生产出的产品全部是农产品——食用茵。
全程生态,是雪榕牌食用菌生产的最大特点。这里出产的每一根金针菇,都是以比肩国际的生物科技为依托,在人工创造的最接近自然的“温、湿、光、气”环境中,在雪榕人的精心呵护下惬意生长起来的。
每一根金针菇都是一个“雪榕宝宝”。
作为本报选定的放心食品,记者专程走进山东雪榕,以一根金针菇的旅程为线索,记录下了“雪榕宝宝”从培育、生长,到采收、加工,再到冷链运输,最终走上市民餐桌的全过程。
为雪榕宝宝准备“土壤”
雪榕宝宝的旅程,从高大的厂房开始。
作为山东雪榕公司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厂房,是整个工厂的核心,远远看去灰褐相间,气势恢弘。从正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大厅里的一个火箭模型。
原来,这家企业是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其产品的“航天品质”是进军市场的杀手锏。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国家体操队“指定专用食用菌”的宣传品,以及五颜六色的写有规章制度、生产进度、评比竞赛等内容的文字和表格。
规范和严谨,是进入厂房后让人产生的第一感觉。继续前行,轰隆隆的机械声传来,由小到大,越来越近。
然后右拐,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全自动“挖瓶”、“装瓶”流水线正在运转,一辆辆叉车往来穿梭,装满了“瓶”的塑料筐,被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码垛高低错落,大小不一。
不过,雪榕宝宝的“种子”并未在此驻足,它们等候在附近的另一间屋子里。此处正在紧张进行的,是为他们落地生长准备“土壤”。
当然,眼前的“土壤”并不是普通的土壤,技术人员称其为“培养基”,主要由粉碎了的玉米芯、秸杆、棉籽皮、稻壳等,按照科学的比例混合而成。雪榕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培育基中吸收碳、氨、无机盐等养分,还离不开一些保障其健康生长的有机物质。
培养基被装在无数个罐头瓶一样的塑料容器里,雪榕宝宝将在里面安家。瓶子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因此这条流水线的最前端工序是“挖瓶”。
“挖瓶”,固名思义,是把瓶子里报废的培养基挖出来,因为前一茬金针菇收割后,瓶里的培养基已完成使命。只见,挖瓶的机器按照设定的程序麻利地作业,“大手”一筐接一筐地抱起瓶子,迅速翻转至瓶口朝下,然后由一组刀片似的“小手”分别伸进每个瓶子,坚硬的培养基眨眼间被搅碎,然后哗啦啦地流进机器下面的一个接收装置。
这样的动作持续不断。同样是连续旋转的传送带将其送出车间,直接装上了停在外面的大卡车。这时,他们的名字已经不叫培养基,而是被人们改称“有机肥料”。
与此同时,被挖空了的瓶子,开始履行新一轮使命——从流水线上继续前行,进入下一道工序——装瓶。
跟挖瓶相反,新鲜的培养基缓缓地被机器装进瓶子里。
至此,历经几十米的旅程,瓶子们从流水线最末端止步,被工作人员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然后,被往来穿梭的叉车转移到第二个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