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好 群众致富信心足
1月12日,陈河乡河坝场聚居点,通江银耳种植大户任卓映和老伴把买来的耳棒不停地往生产基地搬运,基地上,耳棒已堆成了一一座座小山。
“去年,我种了4000瓶菌种,产了1300多斤耳子,卖了30多万,净赚有十几万。要是不受高温影响的话,产2000斤都莫得问题。”任卓映说,这几年,他技术日渐纯熟,通江银耳的价格也一路走高,今年他准备种1万多瓶菌种。
任卓映告诉笔者,他种的银耳百分之九十都发往成都,由在成都工作的女儿女婿通过淘宝网站销售,销往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剩余的100多斤,自己留些,其他的卖给到这里来耍的游客。”任卓映说。
在通江县,像任卓映这样收达30万元的专业大户有100多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3000余户,全县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户已达5万多户。
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让耳农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大变样: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公路;破旧低矮的土坯房变成了靓丽舒适的楼房;传统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
同时,新居围绕产业建,通江县还围绕食用菌产业,建设了一大批聚居点,新居、耳花两相映衬,解决了村民聚得拢、留得住、能致富的问题。
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欣喜地感受到,通江县已不再只是银耳的生产基地,正在逐渐增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食用菌产业也真正地成为通江县的特色支柱优势产业,成为通江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