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试种白色金针菇大获成功,受益菇农个个喜上眉梢。种这种菇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不仅保护了森林资源,而且前景看好。17日,该县涉农部门组织6个乡镇领导及20个村委干部共80多人到三望洋、大熟金针菇试种基地取经,随后召开了“寿宁县白色金针菇生产现场会”,全面推广种植金针菇,以取代需消耗大量木料来种植的花菇。
花菇种植曾经一度成为寿宁农民一个重要的增收致富项目,但其主要生产原料是木屑,需要消耗大量木材,据业内人士统计,寿宁每年约5万亩阔叶林遭受砍伐。为了寻找节约环保且能替代花菇的食用菌品种,去年3月,寿宁县涉农部门领导组织人员到浙江省江山市学习试种金针菇。金针菇的主要原料为棉籽壳、麸皮、黄豆粉等。寿宁的地理环境气候十分适宜金针菇的生长,且原料多可就地取材。当年9月,该县在清源乡三望洋、洋尾,大安乡大熟村种植金针菇30多万袋,只2个多月时间即获得丰收,质量、色泽均超过原产地江山市。大熟村农民吴光富在室内种植6000袋,目前已收入5000多元。
据悉,该县去年种植白色金针菇30多万袋,预计菇农增收60多万元,节省阔叶树木材约220多吨。今年计划种植500万袋,力求突破1000万袋。金针菇将逐步取代花菇。
(首发子站:福建宁德外经贸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