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香菇文化、欣赏廊桥风情,春节期间,庆元县城内的香菇博物馆和廊桥博物馆成了市民与游客的好去处。“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六,两家博物馆接待人数超过10万人次!”庆元县香菇博物馆馆长吴巍巍说。
实际上,庆元这个人口只有20万余的山城小县,凭借着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以政府主导为依托,以民间力量为助力,创办了7座蕴含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香菇、廊桥、大自然等内容的博物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
总投资达5亿多元的这7座博物馆,让该县每2.9万常住人口就可以拥有一座博物馆,这一数据远远领先于全国6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水平,还超越了发达国家平均每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水平。
作为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中国香菇城”庆元在1997年创建了第一座博物馆——香菇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香菇文化的源远流长及香菇产业的绚丽辉煌。
此后,随着社会收藏的兴起,文化旅游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提升以及群众素质的提升,都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庆元博物馆的兴起。
依托资源优势,庆元在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脚下办起了中国百山祖自然博物馆;凭借着木拱廊桥数量最多、保存最好,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后,创建了庆元廊桥博物馆。
同时随着产业的提升,不仅是政府,庆元民间和企业也成为了这座“博物馆之城”兴起的重要力量。铅笔博物馆、竹筷文化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方言博物馆等都是产业发展带来的产物。
一座座博物馆拔地而起,不仅丰富了庆元人民的文化生活,成为庆元展示历史、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还为该县打造“寻梦菇乡、养生庆元”注入“文养”资源。如百山祖自然博物馆成为当地居民了解自然生态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成了对广大群众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廊桥、香菇博物馆成为“丽水市第一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廊桥博物馆还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