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01_attpic_brief](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2/18/14-40-31-45-20966.jpg)
农户们正在给菌段扒袋。 记者 冯续东 摄
在三龙食用菌合作社,50个由热镀锡钢管架起的大棚整齐排列,发菌棚里堆满了已经发白的菌段。合作社理事长李恩勇正在查看菌段的发菌情况边介绍说:“眼前的这些菌段全部是早丰八号,我们合作社已经完成全部菌种的更新换代。”
扒袋、翻转、打孔,大棚里,农户们忙得热火朝天。技术员贾贵勤介绍说,所有菌段都套着多层“外衣”,目前,菌段正处于发菌阶段,由最初的黑色转为白色,这时就要为菌段脱掉一层“外衣”,并将其翻转实现均衡发酵。全部变白的菌段将被打上孔用来透气,待一个多月后,菌段会转为深红色,届时就可移入种植棚等待出菇。
在当地,李恩勇是个有名的蘑菇大王,去年,他从外地引进早丰八号,尝试小规模种植,效果非常理想。“一斤鲜菇最高时能卖到9元,一万段菌段纯利润能达到3万元。这是传统蘑菇不能比的。”李恩勇说,与传统香菇比,早丰八号的特点之一是高产,平均每个菌段可产0.9公斤鲜菇,且菇形美观完整。由于早丰八号属于硬质菇,其在出口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新品香菇的市场前景让种植户们信心倍增,春节刚过,大家便钻进菌棚赶制菌段。现在,合作社里100多万段早丰八号正在“蓄势待发”,将在两个月后为农户创造更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