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2/19/11-25-45-76-20966.jpg)
菇农王康武的妻子在采摘榆黄蘑
还没进门,丝丝热气就从大棚的门缝里冒了出来。16日,记者来到方正县大罗密镇中兴村食用菌园区采访。春节期间,记者走访了很多蔬菜大棚,室内气温超过25摄氏度的不在少数,但如同蒸笼般的,这还是第一家,蒸汽的来源就是大棚内的三口大铁锅。
此时距门口最近的大锅里还剩一半开水,炉火正旺,沸腾的开水一刻不停地将蒸汽注满大棚。擦了三四遍眼镜,记者才勉强看清眼前的菇农王康武。王康武说,为了节省开支,他想了这个土办法。“这大铁锅就是加湿器,一天烧20多个小时,温度、湿度啥都够了。”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大棚内挤挤插插地放了二十几个蘑菇架,每个架上都摆满了蘑菇菌袋,狭窄的空间仅够身材瘦小的王康武转身。“这个棚里放了1万袋,比不用架子的能多放4000多袋。”
大棚里,成百上千袋榆黄蘑正在发芽,一团团黄嫩嫩、肉嘟嘟的榆黄蘑挤在一起,让人看着就忍不住伸手去抚摸一番。王康武说:“今天早上刚收了40斤,都拉走了,就跟割韭菜似的,赶着割赶着长,一袋菌种一季下来能收5斤多。一个棚一年能净赚五六万。”
短短两年时间,依靠政策扶持和菇农的努力,中兴村食用菌园区的50栋大棚年产榆黄蘑250万斤,产值千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