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苏杖子村村民韩文海过去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近几年,靠种植错季香菇过上了好日子,他说:“在村干部带动下, 2011年我东挪西借凑了近20万元,种植了7亩错季地栽香菇,当年就收回了成本,第二年我又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亩,纯挣13万元。”韩文海靠挣到的钱盖起了5间新房,又给儿子成了家,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苏杖子村是个贫困村,在对村庄自然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市场考察、分析、论证后,村里认为发展食用菌种植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为推进示范引导,村领导班子首先组织部分村民到本县七道河乡等地参观考察,用种植食用菌增加收入的实例现身说法。村“两委”班子成员还带头种植食用菌,并从平泉县、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聘请食用菌专家向菇农传授种植技术,长期跟踪指导,解决技术难题,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投资15万元,建200平方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抱团经营。通过示范引领,全村当年种植香菇70亩,当年就收回了150万元的投资。
充分发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服务功能,在食用菌种植各个环节加强服务指导。为切实解决好销售问题,村里多方筹措资金帮助建起了9个保鲜库,购买2台厢式货车,到京、津等城市考察销售市场,并错季投放南方市场,解除菇农后顾之忧。到2013年末,全村食用菌种植大户达到30户,种植面积220亩,年创纯收入300多万元,吸纳了100多名本村富余劳动力在合作社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