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木材用量,乡政府还和利州区林业和园林局协商,对香菇种植户在使用木料时给予优惠,即种植规模在5000袋以内种植户每户可以免费审批一次性间伐自用材2立方米,不够还可继续申请,由农户运到食用菌制种场折价抵袋料价款,多退少补。同时,计划种植袋料香菇的农户,先向制种场按每袋香菇袋料0.5元的标准交预付金。在袋料价格上也进行了指导性定价,让群众能接受。
有政府资金补助和优惠政策扶持,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农历年前就有近百户农户交了预付款,制种场也及时组织人力制种。春节长假还没有结束,制种场就又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袋料。杨场长介绍说,加工香菇袋料所用人工全是本乡内的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天用工都在二十余人,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这样,既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保证了生产时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要在晚上加班打料和烧炉杀菌。
为确保种植户能及时购回菌种袋料,尽早投入生产,乡政府还引进了来自青川县的业主在罗家片区兴隆村建起了第二了菌种制种场,为罗家片区5个村的种植户生产袋料。
截止2月中旬,两个制种场已生产香菇袋料40余万袋,均已由种植户购回上架,还有种植户源源不断的往制种场运送木料,还有一些农户在交预付款,照目前情形看,预计还要生产50多万袋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白朝乡政府乡长赵震告诉笔者,白朝乡地处广元市利州区西部,平均海拔1000米,在全区海拔最高,是典型的高寒地区纯农业贫困乡,基础条件较差,农民经济来源匮乏,增收致富难度很大,为破解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瓶颈”,政府想尽千方百计,多方筹措资金,发展袋料香菇、椴木木耳、地栽灵芝“三大产业”,让山区群众在家里就能挣到钱。通过一年来的发展,食用菌已逐步成为山区农民的“钱袋子”,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山区群众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