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3/04/16-07-38-89-21325.jpg)
一片土地一方人,即使在贫瘠的乡村,也总有不甘沉默的大多数,西平县环城乡道庄村原来土地闲置,年轻人都选择打工,所以当地的产业不仅单一而且整体经济比较滞后。近几年村两委引导全村利用闲置土地发展起了食用菌种植,目前,道庄村发展食用菌大棚近200座,栽培面积20多万平方米,年产食用菌1000多万斤,食用菌销售收入3600万元,如今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呈现了返工潮。
2005年,由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建起砖混食用菌棚30多座,单棚年纯利润近万元。看到这些,村民认为种植食用菌能够致富,2006年一年时间,村里的标准化大棚增加近百座,总产近500万斤,单棚效益5万~6万元,在外务工村民逐步返乡。2007年,村党支部适时成立了河南丰润食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道庄村食用菌协会,注册了“道庄”牌商标及“丰润”牌绿色食品标志;2009年,村里投资近2000万元的食用菌加工厂、高标准菌厂建成使用;2010年,村里建成50亩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全村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回收、统一加工销售,并实施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从道庄村一路走来,路旁责任田里的食用菌大棚一座挨着一座,占地2500平方米、年生产1000万(瓶)袋食用菌的菌种工厂流水线让人目不暇接,占地1.5万平方米、年加工1万吨的食用菌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声不断,运货车辆络绎不绝。至目前,该村已建集种植、加工、制种、销售于一体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建成占地 50亩的菇棚,加工厂占地15000平方米,每年向市场提供优质鲜菇50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村里准备继续扩大双孢菇基地的规模,并建空调菇棚。
道庄村食用菌产业未来一年发展规划中将改造目前的大棚为钢结构电力恒温大棚,占到大棚总数的60%以上,标准单棚效益有望达10万~15万元,同时与县内外其他食用菌生产基地实行纵向强强联合,对外实现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对内增加大中城市销售点100个,让食用菌真正富村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