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菌棒是黑木耳的营养载体,只有菌棒的菌丝体生长好以后,才能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长出黑木耳。现在黑木耳刚刚生长出来,等过段时间天气回暖之后,这些黑木耳会长得非常好。”他指着田里密密麻麻的成片菌棒,脸上露出憧憬的笑容。
他,就是今年刚满29岁的吴松青。2008年他从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后,在南京开了一家工艺品公司。当他发现政府对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加时,回家创业的种子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回乡进行一番考察后他发现,被称为“安徽蚕桑第一镇”的来榜镇,现有10000多亩的桑园面积,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桑枝条。以前,这些桑枝条被当地的老百姓丢弃或当成柴火烧。他突然想到,倘若能用这些桑枝来栽培木耳、香菇等经济作物,不仅能有效利用桑枝,还能够有效减少因栽培黑木耳对树木的砍伐,既经济又环保。
说干就干。因自身专业不对口,吴松青带着妻子专程去到浙江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种植经验,同时在岳西也常向土菌类专家求教。准备工作做足以后,2013年8月,他开始在当地的老百姓中以每百斤30元的价格回收桑枝。原先的柴火忽然有了经济价值,这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纷纷将收集的桑枝送上门来。吴松青用机器把桑枝加工制作成菌棒,植入田地开始黑木耳栽培。据统计,20亩的黑木耳栽培基地如果种植成功,总产量将会达到30000斤左右,收入可达15万元。
当谈及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想法时,吴松青激动的说:“下一步我们要在产品的包装、商标及注册网站上加强宣传和推广,同时在岳西本地的菜市场上设立专营摊位。”同时希望有一天能够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去,成为时尚,成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