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日报讯(记者刘岩生通讯员缪存建)从商店原装未开封的香菇种植原料麦麸袋里竟倒出不少泥沙、花生壳等杂物,很难想象,菇农们若使用了这样的掺杂麦麸,会造成怎样的经济损失。2月14日至15日,寿宁县工商部门连续查处了3起麦麸掺杂使假的案件,查扣掺杂麦麸近百吨。
一年之际在于春。时下正是菇乡寿宁广大菇农们备料种植花菇的繁忙时节,一些不法商家也同时瞄上了农业生产原料经营获利的良机,昧心经营假冒伪劣产品。
为保障广大菇农的合法权益,杜绝坑农害农现象,寿宁县工商部门于春节后拉开了以服务“三农”为主题的“2006红盾护农打假行动”的序幕。一周以来,工商执法人员对全县范围内的花菇原料经营店展开了全面检查,先后派出执法人员80多人次,检查相关经营主体11户。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都一一要求经营者们把好进货关,确保从源头上杜绝伪劣农资商品的流入。2月14日,寿宁县工商局鳌阳工商所执法人员在该县大安、坑底两个乡镇检查时,发现陈某、金某等三人经营的麦麸里掺有不少泥沙、花生壳等杂物,菇农使用后极易引起菇筒烂筒现象,从而影响收成造成损失。
当天,工商执法人员从这三家经营店及其仓库里查出大量掺有杂质的麦麸,虽然这些麦麸包装袋上都标注着各自的厂名产地,但其麦麸中都掺杂有不同数量的泥沙等杂质。目前,这三家经营店及仓库内库存的1000袋近百吨麦麸已被工商执法人员就地封存。
稿件来源:闽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