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安徽寿县有不少用泥墙和塑料布搭成的“温室”菌棚,食用菌的种植收入涨势也一直很可观,但是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栽培食用菌成本还是较大,育菌袋里的棉籽壳、麦草杆要用较贵的价格从外地购买,仅仅一个小小的菌袋就需要十来块钱,所以寿县的李道德一直望而却步。
一次参观食用菌栽培户的菇园, 李道德注意到在一堵泥墙上居然也长着三五个食用菌,他问菇农,菇农告诉他可能是因为打泥墙的时候,有些育菌料混了进去,所以就长出蘑菇来了。他心里不禁冒出一个想法,泥墙里混入的育菌料不多却能长出蘑菇来,是不是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泥墙,就能栽培大量的蘑菇呢?他准备了一些育菌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入泥土中,做成了一些“泥砖”,没多久泥砖上果然长出了小小的蘑菇芽,李道德选了发芽状况最佳的一种比例与菌袋成本一对照,结果只占菌包培育的三分之一,而且泥墙长出的菌菇色泽更好看,也许是吸收了泥土本身的养分连味道也更加鲜美。于是他开始在田里打起几亩的菌料泥墙,然后在菌墙外面涂上混入多种养分和菌丝的泥浆,打好泥墙后罩上了塑料膜,很快菌菇一朵又一朵的从泥墙冒出来,而且令他欣喜的是泥墙菌菇产量还比普通培育方式高出五倍之多,他种植菌菇成本是别人的三分之一,产量却是别人五倍,一时间李道德成为了“育菌达人”。
李道德十分慷慨的向村民传授泥墙育菌的技术,并且带领广大蘑菇种植户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已经拥有了一千余家育菌户,每天都能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购菇业务,日交易额高达四五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