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金堂县,一片生机勃勃。一大早的金堂县清江镇,道路两边便停满了前来收菇的车辆,黑色的大棚内,姬菇、黄背木耳等长得层层叠叠,菌农们正忙着采摘、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是金堂县悠久的食用菌种植历史和县上大力扶持产业做大做强的结果。
金堂县是全国闻名的食用菌产业大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科技研发、高端菌业、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物流营销、餐饮文化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并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商品基地”“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省食用菌基地强县”等称号。赵家食用菌加工物流园区、清江食用菌加工园区也被成都市列为10大农产品加工基地。
3月15日至17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农业厅、中国食用菌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食用菌行业大会暨中国·四川(金堂)食用菌(新技术新产品菌需物资)博览会又将在金堂县举行,这场全国食用菌产业的盛事已是连续两届落户金堂,将云集国内外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以及行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食用菌产业发展,助推金堂县向“中国西部菌都”的目标跨越前行。
12万人从业 小小食用菌成就大产业
说到成都的食用菌产业,金堂县绝对是最有分量的区域。早在40年前,这里便开始种植蘑菇。至今已拥有食用菌主产乡镇9个,菇农近2万户、从业人员12万余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8.5%。目前,全县年种植50万袋以上的专业户达130余户,食用菌种植规模达5.4亿袋,产量40万吨,产值27亿元,占全成都市60%,全省40%。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金堂农业的支柱产业,菌农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5000元,较全县平均水平高出4000余元。
在规模不断做大的同时,金堂食用菌产业也在朝着科技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