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属隶属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泡头菌科,本属有多种优良食用菌如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俗名榛蘑,honey mushroom),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等。蜜环菌可在朽木上腐生,也可以寄生在生活树木的根部,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如猕猴桃根腐病、苹果根朽病等等。蜜环菌的孢子萌发后形成菌丝,菌丝聚集在一起形成根状菌索——一种菌丝平行排列构成菌髓,外层由厚壁细胞构成坚硬的皮层的结构。根状菌索向四周延伸,遇到寄主植物的根便可开始侵染过程,在寄主植物体内生长并吸收养分,最后导致寄主植物死亡。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在树干基部产生子实体。
所以,在这两种巨型蜜环菌的例子中,占地面积指的可不是一个巨大的蘑菇菌盖所覆盖的面积,而是一个蜜环菌孢子(或菌丝片段)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土壤中萌发,形成菌丝,菌索向四周延伸,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所覆盖的地区面积,质量指的是对蜜环菌地下部分的估测。实际上这个巨型蜜环菌所产生的多个子实体的大小都和普通的蘑菇一样,菌柄高度不超过10厘米,菌盖直径不超过15厘米,质量在40到100克之间。
既然蜜环菌主要在地下和植物体内生长,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判断这株蜜环菌究竟有多大的呢?
![IND8xKPsj_u1qaK6iyBVRouk0YFgSqw4Or2gJ2qiGTzNAQAAGwIAAFBO](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3/24/12-58-57-90-21325.png)
图片来源:Nature 356, 428-431 (2 April 1992) | doi:10.1038/356428a0
以1992年报道的球蜜环菌为例。如图所示,研究者在图中标示出的采样点进行了取样分析,对其中黑色及白色圆点处采集的真菌样品提取DNA,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Clone 1内取样点的真菌样品同属一个个体,而Clone 2内取样点的真菌样品则属于另一稍小的个体,二者之间没有重叠部分。方框所标示的采样点则是用来检测蜜环菌在土壤中的生物量,以估算这株蜜环菌的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