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北京植病学会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召开了食用菌病虫防控技术交流会,特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虫害岗位专家、江苏农科院研究员宋金俤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病害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针对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交流,交流会由北京植病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植保站推广研究员师迎春主持,有来自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的成员及市、区(县)植保站、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会会员近100人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宋金俤研究员从“食用菌种类与病虫关系”、“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状”、“食用菌害虫综合防控”和“食用菌农药制剂及使用方法”4个方面介绍了食用菌重要性害虫及防控方法,我国的食用菌栽培品种有50多个,在栽培的基质中滋生各种昆虫,食用菌在发菌和生长的各环节中都与害虫相遇,宋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弹尾目、等翅目、革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部分科的害虫及其生活习性、为害状和防治方法,重点强调了稻菇轮作在食用菌害虫综合防治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边银丙教授介绍了木霉、线虫、灵芝菌丝褐斑病、平菇黄斑病等竞争性杂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病害的发生、为害特点,以毛木耳油疤病为例详细介绍了病原鉴定、寄主范围鉴定、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方法研究的进展与成果,此外还整体介绍了食用菌病害的综合防控策略与技术。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与宋研究员和边教授就京郊食用菌生产中病虫的发生与防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表示会后会就食用菌病虫害防控问题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