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春种秋播,马上,菇农们又将进入繁忙的春耕备耕季,一边要购买种子、化肥、农膜,一边要修整农田和大棚设施,说到底,就是一项资金工程 。
近日,农行浙江省分行走进菇农,走进大棚,继续实行为广大菇农量身定制的信贷政策。
一、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了解。分行小组一行人走到田间地头,走进菇棚,现场解决资金问题。
在嘉兴市联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菌菇棚里,稻草大棚已经被高标准的保温厂房取代。从荷兰引进的全自动食用菌生产线,改变了过去双孢蘑菇依靠自然气候的生长习性。
装备和技术提升背后是大量的投入,如今,银行上门了,菇农老丁感慨到:“今年从荷兰进口一批自动化蘑菇架,加上准备建设一个蘑菇隧道式发酵料场就需要数百万元投入。”
二、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信贷政策。
现在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人工费越来越贵,倒逼农民转型升级,实现机器换人。规模化经营,加入设施装备投入成了必经之路。农行浙江分行相关人员表示,他们正考虑加大“三农”信贷产品创新试点,发展大型农机具抵押、设施农业钢管大棚抵押贷款,创新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新业务,为不同需求、不同条件的农户量身定制,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方式和融资产品。
三、发展网银、手机银行,业务在家也能办理。业务做大了,客户也就越来越多,经常要跑银行汇款取款,对菇农来说很不方便。当地农行专门为菇农安装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随时随地打理贷款,自有、方便、省时省力,农民们也成了“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