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前,山宝的工作人员,正热情地向消费者介绍山宝食用菌的特点:生物科技和生态农业相结合,采用汾酒厂酒糟做培养基,有机培育,肉质鲜嫩,风味独特,更健康更营养。
该公司负责人李华告诉记者,山宝最早是一个煤炭企业。2006年,决定转型。转型做什么好?企业位于吕梁,自然条件并不好。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决定转产做蘑菇。因为毗邻汾酒厂,可以用汾酒厂的下脚料酒糟做培养基,不但能废物利用,还能避免虫害,是完全的有机产品。说干就干,2006年,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开张种菇。8年过去了,现在公司已经有了香菇、杏鲍菇、平菇和双孢菇等多个品种。
李华说,蘑菇在我们的观念里,是吃最上面的蘑菇盖部分。但是,山宝的蘑菇种植是工厂化的种植方法,每一批蘑菇收货时,都是直接从菌棒上割下来,而事实上,菌根部分才是最有营养的,就这样扔了太可惜。于是,他又琢磨着怎么能进行深加工,让全身是宝的蘑菇不浪费还能增加附加值。蘑菇酱应运而生。
2013年的“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山宝仅参加了其中的几站。即使如此,效果相当不错,在没有准备只是展示的前提下,签了一二百万元的合同。意外的收获让企业十分高兴,李华说今年是有备而来,准备好了招商手册、产品系列,连经销商的政策都带来了,合适了就立即签合同。目前,公司产品已成功打入无锡、苏州、徐州、常州等地市场。
今年,借助品牌行的机遇,山宝又扣开了南京市场的大门。开展当天两个小时,销售额就达到1万多元。当天,江苏省广电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和李华洽谈了代理业务,顺利的话,一年能有三五百万元的销售额。4月18日,有十多家企业过来洽谈,还有东北的企业希望能代理东北市场的销售,这让李华喜笑颜开。南京最大的超市之一——苏果超市也和山宝接触,商谈代理的细节问题。如果合作成功,今年供货量就能有500万元左右,2015年会上升到近千万元。
跟着品牌行的队伍,跑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中国,李华对全国各地的消费习惯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各种信息的及时反馈,让山宝对产品做了改进:江浙沪一带喜欢原味的,四川等地要麻辣的,北方人喜欢牛肉味的等等,可以说,山宝的多种口味食用菌产品,基本上能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胃口。另一方面,山宝也有了全新的改变,从领导者到生产工人和销售人员,都有了品牌意识。目前,企业又投资数亿元,新建双孢菇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是全国第二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此外,李华还想给别的企业贴牌生产菌菇产品。通过上海自贸区把黄土高坡的菌菇销售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用李华的话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山西品牌中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