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废弃莲壳变成“宝”


    【发布日期】:2014-04-2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童迪

      在众多社员看来,这个想法确实不错。湘潭县是全国有名的湘莲之乡,每年加工莲子要产生2万多吨莲壳。多数时候,这些莲壳晒干了就被焚烧处理,没晒干则直接丢掉,成为烦人的废品。如果能用莲壳来生产香菇,就地取材,真是名副其实的变废为宝。
      2011年初,八角香菇专业合作社找到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开展合作研究,尝试利用废弃莲壳来培植香菇。研究结果证明了冯应龙之前的“猜测”,湘莲壳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等适宜食用菌生长的营养物质。经过持续的试验、攻关,莲壳菇棒被配制出来。
      这种菇棒八成原料是莲壳,出菇的效果非常好:由于养分更高,每个菇棒可以长5到9个香菇,最多的长到20个,比木屑菇棒产量提高一倍,而且香菇的味道也更鲜美,在市面上很走俏。
      冯应龙马上带领社员,到处收集莲壳,把合作社原来的几百万个木屑菇棒逐步变为莲壳菇棒。
      在吹着空调的大棚里,冯应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1亩大棚摆放1万个菇棒,一年分夏菇和冬菇两季,每亩大棚共需木材16立方米,合作社共有总面积500多亩的大棚,一年下来要消耗木材8000多立方米;现在,用莲壳作主要原料,每年可节约木材6500立方米左右,而且香菇单产可提高20%。
      喜尝甜头后,冯应龙还在继续打莲壳菇棒的“主意”。他发现,尽管把莲壳变废为宝了,但菇棒完成生产后又成了“废品”。500多亩大棚,一年产生的菇渣近1万吨。
      去年,在当地能源局的帮助下,冯应龙的菇渣也实现“华丽变身”,消化得干干净净:一是用作发酵原料,生产沼气;二是与湖南生物有机肥厂合作,制造有机生态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