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发明协会和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评选活动结果公布,丽水市兴龙科技开发研究所所长李朝谦被授予“发明创业奖 人物奖”,成为丽水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据悉,该活动旨在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注重奖励一线的创新人才,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活动在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各省市发明协会等单位和中国发明协会理事推荐、本人自荐、专家评选、网上公示、中国发明协会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审定等环节,评选出了95位同志,李朝谦就是其中之一。
李朝谦长期从事食用药菌栽培研究,致力于灵芝栽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尤其在人工栽培段木灵芝及灵芝孢子粉方面具有极高造诣。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4项,受理1项。
说起灵芝孢子粉创新,已是80岁高龄的李朝谦打开了话匣子。1993年,他培育出第一批段木灵芝,开创了浙江人工栽培段木灵芝的历史;1996年开始孢子粉采集,而当时采集的孢子粉只有子实体产量的3%。善于观察的李朝谦发现,灵芝有繁殖孢子的巨大能力,孢子粉产量低,不是灵芝不繁殖孢子,而是繁殖的孢子在田间飞扬,在发育过程中流失,没有得到回收。这时,他就萌发了孢子粉培育采集技术的创新思想。李朝谦从1997年开始试验,经过试验、失败、再试验的多次反复,2001年终于试验成功。89只灵芝,子实体4500g,采集孢子粉1200g,孢子粉产量达26.6%。他发明的“扎袋套筒”技术打破了灵芝孢子粉采集难的瓶颈,使灵芝孢子粉这一昔日身价高高在上的天然保健食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中。
李朝谦向笔者介绍,这项技术,是在灵芝发育成熟、开始弹射孢子时,用薄膜尼龙和白色纸筒,逐个将灵芝扎袋套筒,为灵芝繁殖孢子创造一个独立、稳固、透气、封闭的空间,既使孢子不能外扬,达到充分回收的效果,又使外界杂质不能混入。2002年,市科技局组织专家现场验收,孢子粉产量达30.4%;2003年,浙江省科技厅组织成果鉴定,认定该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