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农业部在全国设立四大菌种场,其中“山东食用菌菌种场”设在我校,宋爱荣教授为场长。这期间,她主持完成的“金针菇优良品种选育”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平菇、双孢菇及香菇的菌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也均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
1993年以来,宋爱荣教授开始进行药用真菌的研究,2002年“灰树花发酵液多糖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以900万元人民币实现成功转让,并于2003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树舌灵芝生物学特性及活性物质提取研究”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还有9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爱荣研究员在抗SARS病毒、乙型流感病毒、HIV病毒、禽流感病毒及烟草花病毒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大的突破,其成果从多方面逐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中国药用真菌是一块巨大的瑰宝,我一直觉得对于每一种疾病,真菌世界总会有一种是与其相生相克的。现在只是开掘出其中很小的一角,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开掘出更多的财富。”宋爱荣研究员常常这样说。
在进行科研攻关之初,宋爱荣教授就始终重视多学科结合,联合攻关。在她的课题组里,有来自多个学院,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参与其中。大家既有严格的分工,又有良好的交流、协作氛围。在研究中不断发现,不断创新,每一个成果都是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奋战的结果。
在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和进行本科实习的学生,也都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来,既锻炼了能力又增长了见识。11年来,宋爱荣教授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6名。在学习上,他们是关系融洽的师生,在生活中,则如同母子一样亲切。2012年宋爱荣教授60岁生日时,所有的研究生从四面八方回来,为这位老师和母亲祝寿。
心有所向,利用专长为三农服务
“作为一个农业专家,我就得实实在在利用自己的专长为三农建设特别是农民朋友的致富献上一份力。”这就是宋爱荣教授的承诺,也是她行动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