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过程中,王恒德讲起创业经历。他在外地做了15年销售,后回乡创办调味品企业。看好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2012年转行做深加工。“我是大黄乡人,回来建厂就是要在家乡长期干下去,眼看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深加工产品才刚兴起,不能错过这个创立品牌的机会。”王恒德放弃调料品厂股份,独自创业。
当年5月18日,鑫味坊投产,至月底实现100多万元销售额。“悬着的心一下就放松了,对这一行业信心更足了。”
两年时间,鑫味坊食用菌罐头和袋装产品,从路边店、农贸市场打入北京、天津、上海大型连锁超市,日产6万瓶、2万袋,年产值1.2亿元。
食用菌销售淡旺季明显,价格也随之波动。鑫味坊与供货企业和食用菌合作社签署协议,全年按照固定价格收购。此外,该企业还和农户合作,建设黄菇养殖大棚基地,统一收购,带动农民致富。
下脚料加工面条 菌渣变有机肥
食用菌处处是宝。在益生园菌业包装车间外,堆有金针菇切割下的根部和菌包,以前这些下脚料扔掉,现在大有用处。
鲜菇根部经过清洗、烘干、粉碎等工序后,搀入面粉里制作食用菌面粉和面条,菌渣可以制成有机肥。产业园内投资6000万元的德州佐田康瑞生物科技项目,建设有机肥自动生产线4条,年消化菌渣10万吨,生产有机肥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