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所这个交易平台真好!我前天通过交易软件刚买的2000手银耳,昨天一转手就赚了67000多元!”5月14日,在设于古田县的渤海商品交易所银耳交收运营中心,不久前刚开户的吴先生高兴地说道。截至5月13日,上市仅17天,古田银耳在渤商所的交易额就达到了26亿元,交收量近30000公斤。
古田银耳作为福建省在渤商所上市的第一个农产品,每一批准备交易的银耳都要经过省级以上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所以通过渤商所交易的所有银耳都是有可靠的质量保证的,而且买家对所购买的银耳在提货前只需缴交20%的保证金就可长期持有。这无形中使上市后的古田银耳在产品质量和采购成本上产生了巨大优势。因此,古田银耳一上市就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和加工企业的目光。目前,仅古田当地,在渤商所开户的菇农、企业、采购商、专业合作社等已有400多户。此外,厦门银鹭、浙江娃哈哈等知名企业也纷纷派业务员专程前来了解情况,并表达了准备开户在盘面上提货的意向。
因此,自4月28日在渤商所挂牌上市以来,古田银耳交易价格一路攀升。至5月14日11时30分,其线上价格已由上市首日开盘时的54.7元/公斤上升到55.5元/公斤,其间,最高交易价曾高达58.95元/公斤。在此带动下,线下的传统现货市场收购价也由上市前的43至46元/公斤,上涨到目前的48至50元/公斤。“就目前的情况看,线上的价格还是较线下价格偏高,但我相信,再经过1个多月的磨合,交易价格必将回归合理。”渤海商品交易所银耳交收运营中心董事长陈守双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