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18岁中专毕业的常莹开始创业,经过17年的打拼,她也经历了事业的三次转型,从1个厂发展到现在的三个厂,并成立了淮南市润莹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一个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从60万元发展到3000多万元,她这段巾帼不让须眉的创业史成功上榜淮南市的创业明星代表。
1997年,常莹在家乡的凤台县顾桥镇创办建材厂,2003年因顾桥的煤矿筹备建设急需大量建材,她建设了新型建材二厂生产高掺量煤矸石的烧结砖,2005年赶上新农村建设,建材产品走俏,她适时创办了新型建材三厂,上马硬塑挤出生产线,生产全煤矸石烧结砖新型墙体材料。2009年,常莹瞄准了食用菌这项朝阳产业,成立了淮南市润莹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进行食用菌反季节种植,并充分利用废弃的食用菌棒做有机肥种植果蔬,实现了两项双收并实现了无公害绿色产品的技术要求。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因其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我国的第四大农业产业。2010年,常莹新建了300平方米的冷藏保鲜冷库和800平方米的钢架生产厂棚,并修建了水渠及园区道路。为了实现蘑菇的规模化种植,购置了4吨高压灭菌锅炉、大型搅拌机、装袋机及各种制种制棒生产机械设备,而且还订购了成套烘干自动包装设备,形成了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程生产体系。科技是农业发展第一生产力,为了保障蘑菇种植的技术支撑,常莹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创基地,并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开创了平原地区反季节香菇种植的先河,并制定了安徽省夏季香菇种植标准,3个食用菌新品种获得了有效认证,并适时引进姬松茸、杏鲍菇、白灵菇等名优特新品种,并积极吸纳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加入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生产。2011年,淮南市润莹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基地面积扩大到3000亩,其中种植示范区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