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粮,万元钱”的又一模式
水稻种完种蘑菇 不用农药不施肥
这几垄田杂草丛生,毫不起眼,拨开上面覆盖的薄泥,在秸杆中间,却藏着“千斤粮,万元钱”的秘密——临安市首次引进、在冬闲的水稻田里试种成功的大球盖菇,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渠道。水稻种完种蘑菇 不用农药不施肥
怎么种?管理起来很简便
水稻和大球盖菇轮作,这是一种新型的农作模式。“以前水稻收割后,秸杆卖给笋农铺笋园。最近几年,我们种的水稻是籼粳杂交稻,成熟期长,要到11月下旬收割,这时候秸杆就没人要了。”负责试种的於潜镇种粮大户陈武卫说,而且由于籼粳杂交稻的秸杆粗硬,不易通过收割机粉碎,只好就地焚烧,对环境也有污染。
种大球盖菇解决了这个问题,秸杆是它的最佳温床,而且不用农药也无需施肥,种出来的菇纯天然无污染。好处不止于此,被大球盖菇“睡”过的温床——秸杆,经过一冬,和菌渣一起,则是水稻最好的肥料。
“我们在建德考察了这个项目,认为比较适合临安,就从杭州市农科院拿菌种进行试种。”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站长王红亮说。
怎么销?市场认可需要时间
但是,大球盖菇因为含水量高,鲜菇在2—5℃以下也只能保存两三天。陈武卫一共种了一亩八分的大球盖菇,几千斤鲜菇怎么销?陈武卫去年11月下旬种植大球盖菇,今年4月初开始采摘,每天能采七八十斤。“根据它的特点,气温超过30度,就停止生长,所以能采到5月。”王红亮介绍说,亩产一般达到2000公斤,目前市场上大球盖菇鲜菇的零售价,和香菇、秀珍菇、鸡腿菇差不多,每斤六七元左右。
10日中午,陈武卫拉了75斤鲜菇去市场卖,结果只卖了三四斤。“大家没见过这种菇,不敢买。”王红亮说,市场认可还是需要时间的,为了销售的事,他也想了不少办法,先是把大球盖菇的相关知识打印出来,叫陈武卫一边卖菇一边宣传。9日,他看到《农民日报》有关于大球盖菇的图片新闻,马上搜集起来,送到於潜良种场。